成语拼音:hòu huǐ bù jí
成语解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左传 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形容悔恨或劝诫人
繁体字形:后悔不及
英文翻译:too late for regrets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悔:1.觉悟到自己过去做得不对:后悔。悔过。2.古指灾祸。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能提前准备的事情却拖到最后一刻,结果手忙脚乱搞砸了,这时候拍着大腿喊“早知道就……”?比如考试前通宵突击,考场上脑子一片空白;或者答应帮朋友搬家却临时放鸽子,事后看到对方朋友圈里累瘫的照片,心里像压了块石头。这种“后悔不及”的感觉,就像眼睁睁看着公交车从站台开走,而你离车门就差三步。
为什么人们总在事后才觉得“本可以做得更好”?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做决策时容易高估当下感受,低估长期影响。就像熬夜刷剧时总觉得“再看一集没关系”,第二天顶着黑眼圈上班才懊恼——这时候的后悔,其实是大脑在提醒我们:下次记得用理性战胜冲动。
朋友小王去年就栽过这样的跟头。公司有个海外培训机会,领导问谁愿意参加时,他嫌要准备英文报告太麻烦就推脱了。半年后,拿到培训证书的同事晋升主管,他喝着咖啡感叹:“当初要是多熬两个夜背单词……”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心态,反而容易让人困在自责里打转。
难道后悔就一定是坏事吗?我倒觉得未必。去年装修房子时,我为了省钱选了便宜瓷砖,结果入住三个月就开始开裂。虽然当时肉疼补修费用,但这个教训让我学会了“关键环节不能将就”。你看,适度的后悔就像生活的修正带,重点不在于擦掉过去的错误,而在于写出更漂亮的下一行字。
街头卖早点的张婶有句话特别实在:“后悔药买不着,但明天的包子馅今天就能调好。”她年轻时摆摊总睡过头错过早高峰,现在手机设三个闹钟,凌晨四点准时开火。这种把后悔转化为行动力的智慧,比单纯懊恼有用得多。
下次当你感觉要陷入后悔情绪时,试试这个办法:拿出纸笔写下“如果重来我会怎么做”,然后对照现实找能马上改进的具体动作。比如上周忘记给客户发方案被批评,与其整晚失眠,不如现在就设置待办事项提醒。你会发现,与其说后悔是过去的句号,不如把它当作未来的冒号——接下来要写的故事,主动权还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