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òu huì wú qī
成语解释:期:时间。以后何时相会还没有一定的日期。
成语出处:北朝 魏衒之《洛阳伽蓝记 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以为凄恨,别甚殷勤。”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以后很难见面了
繁体字形:后會無期
英文翻译:never ever meet again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会:[huì]1.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齐。会诊。会审。2.见面;会见:会面。会客。昨天没有会着他。3.有一定目的的集会:晚会。舞会。开会。报告会。晚上有一个会。4.某些团体:工会。妇女联合会。5.庙会:赶会。6.民间朝山进香或酬神求年成时所组织的集体活动,如香会、迎神赛会等。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组织,入会成员按期平均交款,分期轮流使用。8.主要的城市:都会。省会。9.时机:机会。适逢其会。10.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11.理解;懂得:体会。误会。心领神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12.熟习;通晓:会英文。会两出京戏。13.助动词。表示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多半指需要学习的事情):我不会滑冰。这孩子刚会走路,还不大会说话。14.助动词。表示擅长:能说会道。会写会画的人倒不太讲究纸的好坏。15.助动词。表示有可能实现:他不会不来。树上的果子熟了,自然会掉下来。16.付账:会账。我会过了。17.见〖会儿〗、〖会子〗。[kuài]总计:会计。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期:[qī]1.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如期完成。假期。2.希望;等待:以期发展。期待。3.约会:不期而遇。4.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英语世界》第七期。补习班办了三期。[jī]周年或满一定的时期:期年(一周年)。期月(一个月)。
“后会无期”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以后见面遥遥无期”,常用来形容离别时对重逢的不确定或感慨。比如,毕业聚会上,有人举起酒杯说:“今日一别,后会无期,但祝大家各自精彩!”这句话既带着对未来的迷茫,又藏着对彼此的祝福。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不确定还能见面,为什么非要用这么沉重的词?”其实,“后会无期”更像是一种坦诚的表达。比如一位辞职的同事在告别邮件里写道:“江湖路远,后会无期,但这段并肩作战的日子永远难忘。”这里的“无期”并非绝对,而是强调缘分难控,反而让人更珍惜当下的情谊。
生活中也有意外反转的场景。比如朋友在火车站送你时说:“这次分开怕是要后会无期了!”结果半年后,两人竟在异国街头偶遇。你看,“无期”这个词虽然带着伤感,但生活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人惊喜。这或许正是成语的魅力——它描述现实,却从不扼杀希望。
若让我个人解读,现代人用“后会无期”时,心态其实比古人轻松许多。以前交通闭塞,一别可能真成永诀;而现在,哪怕隔着大洋,一条消息就能打破“无期”的预言。比如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你搬家到南极的话,咱俩可就后会无期了啊!”这种调侃式的用法,反而弱化了离别的沉重感。
最后想说的是,语言始终在随着时代演变。与其纠结“会不会再见”,不如把每次相遇都当作独家限定版。就像山顶看日出的旅人互相道别:“有缘自会重逢,若是无缘——后会无期也挺浪漫的。”这种带着洒脱的离别哲学,或许才是当代人最需要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