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ng shí bù fù

成语解释: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内为职,而无印信,名实不副。”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定语;指空有虚名

繁体字形:名實不副

英文翻译:Name is not true

名实不副的意思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实:1.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实心儿。把窟窿填实了。2.真实;实在(跟“虚”相对):实话。实心眼儿。实事求是。3.实际;事实:失实。名实相副。4.果实;种子:芡实(鸡头米)。开花结实。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副:[fù]1.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副职。副手。副官。副使。2.附带的,次要的:副业。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产品。副作用。3.相配,相称(chèn):名实相副。其实难副。4.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副手套”,“全副武装”;b.指态度,如“一副笑脸”)。[pì]剖开,裂开:“不坼不副”。

成语评论

名实不副”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生活中其实处处能碰到。比如朋友推荐一家“五星级”餐厅,结果去了发现环境嘈杂、菜品普通,这时候你会不会想:“这‘五星’到底体现在哪儿?”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名实不副”——名字响亮,实际却配不上。

核心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名实不副的现象?举个职场例子:有人顶着“总监”头衔,实际工作内容却和普通员工无异。这种现象往往源于外界对“名号”的过度追捧,或者当事人急于包装自己。比如某些培训机构打着“三天速成专家”的广告,结果学员学完连基础操作都不会,这就是典型的“名不副实”。

个人观点:名实不副未必全是坏事比如有人自称“美食达人”,虽然厨艺普通,但这份热情可能推动他不断精进。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填补“名”与“实”的差距。就像网红书店用华丽装潢吸引顾客,如果后续能提升选书质量,反而能实现口碑逆袭。

如何避免被名实不副误导?购物时遇到“黑科技减肥神器”的广告,不妨先查用户真实评价。工作中遇到号称“颠覆行业”的新项目,可以多问几个具体执行细节。记住:真正有价值的事物,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生活中,名实不副就像包装过度的礼物盒——拆开前充满期待,拆开后可能惊喜也可能失望。但换个角度看,这种落差恰好提醒我们:与其追求浮华的头衔,不如专注修炼内在实力。毕竟,时间最终会让所有“名”与“实”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