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ng shū jǐn zhóu
成语解释:书:书写,记载;锦轴: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
成语出处:《神童诗·劝学》:“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名書錦軸
英文翻译:Famous book brocade shaft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书: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2.字体:楷书。隶书。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4.书信:家书。书札。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6.姓。
锦:1.丝织物的一种。在三色以上纬丝织成的缎纹地上织出的绚丽多彩、古雅精致的花纹织物。有库锦、蜀锦、宋锦、云锦等。2.形容鲜明华丽的色彩:锦霞。锦鸡。
轴:[zhóu]1.机械中主要零件之一。一般为金属圆杆,轮子和其他转动的机件绕着它或随着它转动:车轴。转轴。2.圆柱形的器物,可往上卷或绕上东西:线轴儿。画轴。3.量词。用于绕在轴上或卷在轴上的东西:两轴线。一轴山水画。[zhòu]旧时戏曲一次演出的几个节目中排在最末的一出戏叫大轴子;倒数第二出戏叫压轴子。
“名书锦轴”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原本用来形容装裱精美的书籍或字画,后来也引申为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代名词。比如在博物馆看到明代文人的手稿时,导游可能会说:“这些名书锦轴不仅是艺术珍品,更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
为什么古人要用“锦轴”来比喻学识?这得从古代书籍的装帧工艺说起。用丝绸装裱的卷轴不仅便于保存,更象征着知识的高贵价值。就像今天我们把重要文件放进保险柜,古人用锦缎包裹典籍,本质上都是对珍贵事物的珍视。
现代人用这个成语可以很有趣。比如看到同事的书架上摆满专业著作,可以调侃:“你这书房都快成小型图书馆了,简直是现代版名书锦轴。”既赞美了对方的好学,又巧妙化用了传统词汇。
在电子书盛行的今天,这个成语还有意义吗?我认为反而更有现实意义。当知识获取变得触手可及,真正的“名书锦轴”不再是物质载体,而是沉淀在头脑中的思想精华。就像有人能把晦涩的理论讲得深入浅出,这才是当代最珍贵的“精神锦轴”。
有个有趣的观察:现在企业培训常强调“知识体系搭建”,这和古人整理典籍的思维不谋而合。当看到新人把零散的工作经验梳理成系统方法论时,老前辈那句“小伙子整出了套名书锦轴”的夸奖,既接地气又传承了文化基因。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定义“名书锦轴”的内涵。它不该是摆在玻璃柜里的陈列品,而应成为推动认知升级的思维工具。就像建筑大师能把砖瓦变成艺术品,善于思考的人也能把碎片信息编织成智慧锦缎,这才是这个成语在新时代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