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ng
  • míng
  • xiāng
  • zh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óng míng xiāng zhào

成语解释:谓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同明相炤

英文翻译:In the same light

同明相照的意思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照:1.照射:日照。阳光照在窗台上。用手电筒照一照。2.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的影子;有反光作用的东西把人或物的形象反映出来:照镜子。湖面如镜,把岸上的树木照得清清楚楚。3.拍摄(相片、电影):这张相片照得很好。4.相片:小照。玉照。5.执照;政府所发的凭证:车照。护照。牌照。取缔无照摊贩。6.照料:照管。照应。7.通知:关照。照会。8.比照:查照。对照。9.知晓;明白:心照不宣。10.姓。

成语评论

同明相照”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有点抽象,但用对了场景其实特别生动。比如同事之间合作项目,一个擅长数据分析,另一个精通市场调研,两人互相补足短板,最终提案既精准又有创意——这就是典型的“同明相照”。他们像两盏功率相当的灯,照亮的不仅是工作成果,更是彼此成长的空间。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同明”才能“相照”?举个例子,新手厨师跟着米其林大厨学艺,虽然两人技术差距大,但如果大厨愿意放低姿态倾听新手对年轻人口味的理解,这种跨层级的互动其实也算另一种形式的“同明相照”。这里的“明”不再是能力高低,而是指对行业的热爱和对创新的开放态度。

在科研领域更常见这种现象。去年某实验室攻克疫苗难题,正是三位不同细分领域的教授把各自的研究成果像拼图一样组合,才找到了关键突破口。他们就像三棱镜分出的不同色光,单独存在时只是单色光,交汇时却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白光”。这种合作模式打破了传统“师徒传承”的局限,证明专业深度与跨界思维的碰撞能产生指数级效应。

我观察到,现在很多创业团队开始刻意避免“能力趋同”。比如做智能硬件的团队,会有意识吸纳文学专业成员参与产品设计。表面看似乎违背“同明”原则,但本质上他们追求的是思维亮度的一致——对用户体验极致的追求,这种底层价值观的契合,可能才是当代“同明相照”更核心的内涵。

当我们在职场或生活中遇到契合的伙伴,不必拘泥于表面技能的匹配度。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群,每只虫子发光的频率和强度或许不同,但当它们朝着同一个方向飞舞时,连成片的光芒足以照亮整片森林。这种动态平衡的合作关系,或许才是这个古老成语在现代社会最鲜活的演绎。

"同明相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