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óng gōng yì qǔ
成语解释: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唐 韩愈《进学讲》:“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同异曲同工
繁体字形:同工異麯
英文翻译:different tunes rendered with equal skill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工:1.工人和工人阶级:矿工。钳工。瓦工。技工。女工。工农联盟。2.工作;生产劳动:做工。上工。加工。勤工俭学。省料又省工。3.工程:动工。竣工。4.工业:化工(化学工业)。工交系统。5.指工程师:高工(高级工程师)。王工。6.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砌这道墙要六个工。7.(工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工。做工。8.长于;善于:工诗善画。9.精巧;精致:工巧。工稳。10.姓。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参看〖工尺〗。
异:1.有分别;不相同:异口同声。大同小异。日新月异。求同存异。2.奇异;特别:异香。异闻。3.惊奇;奇怪:惊异。深以为异。4.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5.分开:离异。异爨(亲属分家)。6.姓。
曲:[qǔ]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2.(曲儿)歌曲:曲调。戏曲。小曲儿。高歌一曲。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曲。[qū]1.弯曲(跟“直”相对):曲线。曲尺。弯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径通幽。2.使弯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弯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无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同工异曲”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用对了场景特别有意思。比如,有人问:“为什么两首完全不同的歌都能让人感动?”其实答案就藏在这个成语里。想象一下,一位民谣歌手用吉他弹唱爱情故事,另一位钢琴家用古典旋律表达同样的主题——虽然形式不同,但传递的情感却一样深刻。这不就是“同工异曲”吗?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同样是一碗面,有人靠秘制汤底吸引顾客,有人靠手工拉面的劲道赢得口碑。这时候你可能会想:“它们的核心不都是让人吃饱吗?”没错!就像成语说的,不同的方法最终达成了相似的目标。这种思维放在职场上也很实用——比如用数据分析还是用户访谈来解决问题,选哪个都能挖到真相。
突然想到个有趣的问题:如果用AI画画和梵高的《星空》都让人感受到震撼,算不算“同工异曲”?我觉得完全可以!虽然创作工具跨越了三个世纪,但艺术触动心灵的魔力始终未变。这让我联想到现在的教育方式,网课和传统课堂看似对立,但本质上都在完成知识的传递。
有次看设计展,发现竹编篮子和3D打印花瓶摆在一起意外和谐。策展人说:“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都在解决‘容器’的需求。”这句话点醒了我——原来“同工异曲”不仅是成语,更是种观察世界的视角。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形式的差异,反而更容易发现事物本质的共通性。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蜜蜂用舞蹈指路,人类用导航APP。两种完全不同的“导航系统”,最终都实现了精准到达。下次遇到看似冲突的选项时,或许可以想想:它们会不会是同一首乐曲的不同变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