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è xíng qí zhì
成语解释:见“各从其志”。
成语出处:《北史·宇文孝伯传》:“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曰:‘吾徙必不免祸,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为臣为子,知欲何之!且委质事人,本徇名义,谏而不入,将焉逃死?足下若为身计,宜远之。’于是各行其志。”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各行其志
英文翻译:Go your own way
各:[gè]1.指示代词。a)表示不止一个:世界各国。各位来宾。b)表示不止一个并且彼此不同:各种原材料都备齐了。各人回各人的家。2.表示不止一人或一物同做某事或同有某种属性:双方各执一词。左右两侧各有一门。三种办法各有优点和缺点。3.姓。[gě]特别(含贬义):这人真各。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各行其志”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抽象,但拆开来看其实很接地气。比如小张辞职开咖啡馆,父母希望他考公务员,他却说:“人各有志,我就想试试自己的活法。”这里没有对错,只是选择不同。这种场景是不是很常见?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大家都“各干各的”,社会会不会乱套?其实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尊重差异,而不是拒绝合作。比如创业团队里,程序员专注技术突破,设计师死磕用户体验,看似方向不同,但最终产品反而更立体。关键是要在各自的赛道上做到专业。
最近看到个有趣案例:某互联网公司允许员工用20%工作时间研究副项目。结果有人开发了新功能,有人写了行业分析报告,还有人组织读书会。这种制度本质上就是“各行其志”的现代版演绎——给空间让个性生长,反而激发出意料之外的创新。
不过我的观察是,践行这个理念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对自己志向足够清晰,二是对他人选择保持包容。就像小区广场上,跳广场舞的大妈和玩滑板的少年能和谐共存,靠的不是统一行动,而是彼此理解各自的生活节奏。
有个朋友的故事特别能说明问题:她放弃高薪工作去山区支教,家人最初强烈反对。但当她拍下孩子们第一次用显微镜时的表情,全家人都沉默了。后来她父亲说:“我现在懂了,有些事不是用工资衡量的。”这种认知转变,正是“各行其志”最动人的注解——当我们真正看见他人的热爱时,评判标准会自然拓宽。
说到底,生活就像多线程运行的电脑程序,每个进程都在执行不同的指令,但只要内存管理得当,系统反而跑得更流畅。或许“各行其志”的真谛,就是学会在保持自我节奏的同时,也不阻断别人的人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