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ī kōng yǎn guàn
成语解释: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成语出处:宋·李廷忠《卜算子·萧计议席上》:“雅兴杂鱼龙,妙算回鸾凤。莫道司空眼惯,还入清宵梦。”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常见的东西
繁体字形:司空眼惯
英文翻译:Sikong eye habit
司:1.主持;操作;经营:司机。司炉。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级机关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部低,比处高):人事司。外交部礼宾司。3.姓。
空:[kōng]1.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2.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3.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kòng]1.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2.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3.亏欠:亏空。[kǒng]古同“孔”,洞。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惯:1.习以为常,积久成性;习惯:我劳动惯了,不干活就不舒服。2.纵容(子女等)养成不良习惯或作风:娇生惯养。不能惯着孩子。
“司空眼惯”这个词听起来有点耳熟?其实它和“司空见惯”是近亲,只不过多了点“用眼睛看习惯了”的直白感。比如你每天路过小区门口的快递站,看到堆积如山的包裹,可能心里会嘀咕:“这场景真是司空眼惯啊!”
“司空眼惯”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看多了不觉得新鲜”。比如年轻人刷短视频时,看到博主用夸张表情带货,可能摆摆手说:“这套路早都司空眼惯了!”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背后藏着人类大脑的“偷懒机制”。当我们反复接触同一事物时,神经反应会逐渐减弱——就像天天闻咖啡香的人,反而闻不到香味了。这种适应能力有利有弊:好处是帮我们过滤干扰,坏处是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
有人问:“司空眼惯算不算一种麻木?”我的看法是:这要看场景。比如对地铁里的拥挤习以为常,是生存智慧;但对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视若无睹,就可能变成冷漠。关键要保持觉察力,在“适应”和“警惕”间找到平衡。
试着换个角度观察生活:那些你以为理所当然的事,或许藏着新鲜感。就像用手机支付时,想想二十年前买早餐还要数硬币的日子——技术革新早已改变了我们的“司空眼惯”。下次看到晚霞时,不妨多停留三秒,或许能发现云朵的形状比昨天更特别。
有个小实验可以试试:连续三天记录同一棵树的落叶数量。第一天你会认真数,第三天可能就“司空眼惯”地随便填个数字。这时候反而要提醒自己:重复中往往藏着被忽略的细节,就像落叶飘落的弧度其实每次都不一样。
生活中,“司空眼惯”像把双刃剑。它帮我们节省注意力,却也容易让人失去好奇心。或许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什么时候该“习惯成自然”,什么时候该“打破常规看世界”。就像老茶客品茶,既熟悉茶香,又能尝出每泡的细微差别——这种平衡,才是面对熟悉事物的高级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