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ǐ yú bǐng zhí
成语解释:史鱼:名鲉,字子鱼,春秋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直:正直。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刚正不阿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史魚秉直
英文翻译:Shi yubingzhi
史:1.历史:史学。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来。2.古代掌管记载史实的官。3.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二类:史书。史部。4.姓。
鱼: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
秉:1.拿着;握着:秉笔。秉烛。2.掌握;主持:秉政。3.古代容量单位,合16斛。4.姓。
直: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笔直。马路又平又直。你把铁丝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直升机。把标杆立直。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两丈,横里有四丈。4.挺直;使笔直:直起腰来。5.公正的;正义的:正直。理直气壮。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话。7.汉字的笔画,即“竖1”8.一直;径直;直接:直达。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个劲儿;不断地:他看着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史鱼秉直”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背后的故事却很有意思。春秋时期的卫国大夫史鱼,就算病重临终前还在劝国君重用贤臣、远离小人,用生命践行正直。这种“一根筋”的坚持,到底值不值得?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个成语。
举个现实例子:公司财务小王发现部门虚报业绩,领导暗示他“别太较真”。小王当晚翻来覆去想到史鱼的故事,第二天直接把问题捅到了董事会。这种宁可丢饭碗也要说真话的劲头,活脱脱就是现代版“史鱼秉直”。
为什么有人觉得这是傻?现在流行“水至清则无鱼”的处世哲学,很多人觉得坚持原则就是不懂变通。像史鱼这样临终还要死谏的大夫,在职场剧里估计活不过三集。但仔细想想:如果医生不坚持操作规范,如果质检员对瑕疵睁只眼闭只眼,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历史对照:明朝海瑞抬棺上谏时,同僚都觉得他疯了。可正是这种“疯劲”,让贪官污吏们至少知道世上还有把戒尺。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虽然照不亮整片天,但能让赶路人知道方向。
现代人怎么用这个品质?我倒觉得“秉直”不等于愣头青。朋友公司有个技术大牛,每次开会都敢怼领导的离谱需求,但人家每次都能拿出数据说话。时间久了,老板反而特别看重他的意见——这年头敢说真话的聪明人,才是团队真正的保险栓。
菜市场张阿姨的故事更接地气。她卖菜二十年,从不往西红柿上抹催红素。开始几年生意差,现在整条街就属她摊位排队最长。街坊们说:“买张姨的菜,闭着眼都放心。”你看,正直这事,时间久了是能当金字招牌用的。
最后说个冷知识:史鱼死后,孔子点了个赞:“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这话翻译过来就是:甭管世道好坏,人家始终直得像支箭。这种“轴”里,其实藏着超越时代的智慧——当浑浊成为常态,清白本身就是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