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ǒu
  • qīng
  • sh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ǒu qīng shé bó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刻薄尖酸

成语出处:《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纪无厚道,口轻舌薄诮谁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人说话

繁体字形:口輕舌薄

英文翻译:A thin tongue

口轻舌薄的意思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薄:[báo]1.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薄片。2.淡:酒味薄。3.(感情)冷淡:待他不薄。4.不肥沃:薄田。[bó]1.微;少;弱:薄技。薄产。单薄。2.不厚道;不庄重:刻薄。轻薄。3.看不起;慢待:鄙薄。厚此薄彼。4.迫近;靠近:日薄西山。[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提炼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成语评论

口轻舌薄”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风,但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举个例子:同事小张总爱在开会时用夸张语气点评别人的方案,比如“你这想法也太小儿科了吧”,结果原本热烈的讨论气氛瞬间冷场。大家虽然表面不吭声,心里却默默给他贴上了“刻薄”的标签。

这时候有人会问:为什么有些人说话会给人“口轻舌薄”的感觉?其实这和表达方式直接相关。就像朋友聚餐时,小王看着桌上的红烧肉脱口而出:“这么油腻吃了不怕三高啊?”虽然本意是关心健康,但生硬的语气反而让请客的朋友面露尴尬。同样的意思换成“这道菜香味真诱人,咱们搭配点青菜平衡下怎么样?”就会温暖得多。

值得思考的是,这种说话方式背后是否存在深层心理?观察发现,习惯性用尖锐语气说话的人,往往希望通过语言优势获得存在感。比如亲戚家的中学生总爱用“你们老年人根本不懂”开头发表观点,这种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的方式,反而暴露了内心的不自信。

我认为这种现象其实给我们提了个醒:语言就像镜子,既能照见他人,也能反观自身。上个月在小区看到个典型案例——两个邻居因为垃圾分类争执,穿格子衫的大叔突然蹦出句:“跟你这种没文化的人说不清楚!”这句话瞬间把矛盾升级成了人身攻击。如果换成“可能我们理解方式不同,要不再看看指导手册?”完全会是另一种结局。

遇到“口轻舌薄”的情况该怎么办?有个实用技巧是“延迟三秒回应”。当听到刺耳话语时,不妨先深呼吸,给自己留出情绪缓冲期。就像上周在超市,收银员误把会员折扣算错后冲口而出“你自己没说明白怪谁”,我停顿片刻后笑着回应:“确实是我表达不够清楚,能麻烦再核对一次吗?”结果对方态度立刻缓和,问题也顺利解决。

说到底,语言的分寸感需要持续修炼。就像品茶,烫嘴时急着下咽会灼伤口舌,待温度适宜时细品才能尝出真味。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或许我们都需要给自己的言语加个“温控开关”,让善意通过恰当的方式准确传递。毕竟,温暖的话语既能照亮他人,也会让表达者收获更多真诚的回应。

"口轻舌薄"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