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ǒu jiǎng shǒu huà
成语解释: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题跋》:“好学者从之请问,口讲手画,终席或至千字。”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形容详细地解说
繁体字形:口講手畫
英文翻译:Oral hand painting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讲:1.说:讲故事。2.解释;论述:讲明。讲课。这是一本讲语法的著作。3.商量;商谈:讲价。讲和。4.讲求;注重:讲卫生。讲政策。5.就某方面说:讲念书他不行,讲干活可是一把手。6.古又同“斠()(jiào)”。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画:1.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画山水。画人像。画画儿。2.画成的艺术品:年画。壁画。油画。风景画。一幅(张)画儿。3.用画儿装饰的:画屏。画堂。画栋雕梁。4.姓。5.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画线。画押。画到。画十字。6.汉字的一笔叫一画:笔画。“天”字四画。7.汉字的一横叫一画。
“口讲手画”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早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边用嘴说、边用手比划,形容人努力把事情讲明白的样子。比如菜市场里大妈教你怎么挑西瓜:“要拍这里听声音,咚咚响的才甜!”说着就用手在瓜皮上示范拍打动作——这场景就是活生生的口讲手画。
为什么有人说话非得配上动作?其实人类天生就是多感官动物。有次我在公园看见个大爷教孩子放风筝,嘴上说着“要逆着风跑”,双手还举过头顶模拟风筝线抖动。结果孩子三分钟就学会了,比看说明书快得多。这说明肢体语言能像WiFi信号增强器,把抽象概念变成可见的动作。
工作中这个技能特别好用。上周同事给客户讲解数据看板,他边说“这里可以筛选季度数据”,边用手指在屏幕上划出波浪线。原本昏昏欲睡的客户突然眼睛发亮,主动问起操作细节。你看,当语言和手势形成双声道输出,信息的穿透力能提升好几个量级。
不过要注意适度原则。我有次参加讲座,讲师说到激动处手舞足蹈,前排观众为躲避他的“无影手”集体后仰。这提醒我们:手势应该像菜里的盐,放对了提鲜,过量就齁嗓子。特别是在视频会议里,摄像头只拍得到上半身,突然挥手可能让人误以为要隔空击掌。
现在很多年轻人习惯发语音配表情包,其实这就是数字时代的“口讲手画”。但面对面交流时,亲眼看见对方眉飞色舞地比划,那种温度是冷冰冰的屏幕给不了的。就像昨天便利店阿姨教我使用自助结账机,她隔着柜台用手势引导我扫码的样子,比手机里的教程视频亲切十倍。
要说这个成语给我的启发,就是别吝啬展现表达的热情。哪怕比划得不够标准,带着温度的互动总能让人记住重点。下次教爸妈用手机时,不妨试试边说边画示意图,说不定他们学得更快——毕竟人类沟通的本能,早在发明文字之前就刻在基因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