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ǔ qīng fēi bái
成语解释:见“取青媲白”。
成语出处: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上卷:“后人只于全篇中争一联警拔,取青妃白,有句无章,所以去古日远。”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诗文等
繁体字形:取青妃白
英文翻译:Learn from the blue and the white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青: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妃:[fēi]1.帝王的妻,位次于皇后;亦指太子、王、侯的妻:妃子。妃嫔。2.古代对神女的尊称:天妃。宓妃。3.古同“绯”,粉红色。[pèi]古同“配”,婚配。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取青妃白”这成语听起来挺文雅,但到底啥意思?举个例子:小张写年终总结时非要给每个段落凑成四字标题,结果内容空洞被领导批评“你这是取青妃白,形式大于内容啊!”
为什么要用“取青妃白”形容这种情况?这个成语本意是指刻意追求文字对仗工整,就像把青色和妃色(浅红)强行搭配。现在常用来比喻过分注重表面形式,反而失了核心价值。就像有人装修房子,花三个月挑瓷砖花纹,入住后才发现收纳空间根本不够用。
在广告行业有个典型案例:某品牌请明星拍的TVC画面美得像电影,观众却记不住产品功能。市场总监复盘时说:“咱们这次真是取青妃白了,光顾着画面质感,把卖点全埋进文艺镜头里。”
难道注重形式就不好吗?当然不是!就像做菜讲究摆盘,但得先保证食材新鲜。我见过最棒的演讲,PPT配色确实取青妃白般考究,但每页数据都直击痛点。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更像是钢琴家的黑西装与演奏技巧——得体装扮让观众更专注聆听琴声。
有个有趣现象:新媒体小编现在都爱用“取青妃白”自嘲。比如排版时纠结字体配色三小时,猛然发现文章核心观点还没捋清楚。这种自省反而帮助他们找到了平衡点——先理清逻辑骨架,再给文字穿上合适的外衣。
下次看到过分追求形式的现象,不妨笑着提醒:“小心别掉进取青妃白的陷阱啊!”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让人记住的永远是那些既有漂亮皮囊又有真材实料的内容。就像青花瓷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青白相间的釉色,更在于千年不褪的陶土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