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ā wū qiú lí

成语解释: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比喻因小失大。

成语出处:《淮南子 说山训》:“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發屋裘狸

英文翻译:A beaver

发屋求狸的意思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屋:1.房子:房屋。屋顶。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间屋住四个人。3.(Wū)姓。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狸:狸子,即“豹猫”

成语评论

你知道“发屋求狸”这个成语吗?乍一听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它的故事其实很贴近生活。比如有人为了抓偷吃腊肉的野猫,把自家房顶拆得七零八落,结果猫没抓到,房子反而没法住人了——这就是典型的“发屋求狸”,形容做事主次不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为什么古人要编这么个夸张的比喻?其实答案就藏在成语的骨子里。当我们急着解决眼前的小麻烦时,常常会忽略真正重要的事情。就像现在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多考两分,报满补习班导致亲子关系紧张,这何尝不是现代版的“发屋求狸”?

有人可能会问:“生活中真有这么傻的事吗?”举个真实案例:某公司为了节省打印机耗材开支,设置了复杂的审批流程,结果员工打印效率下降,每月浪费的工时成本远超省下的墨盒钱。这种管理方式,可不就是坐在自家破房顶上逮野猫?

依我看,这个成语最精妙的地方在于揭示了人类思维的惯性盲区。我们总盯着眼前跳动的“野猫”,却忘了脚下踩着的“房梁”才是根本。就像炒股时追涨杀跌的散户,往往在追逐短期波动时,把长期投资逻辑抛在脑后。

如何避免掉进“发屋求狸”的陷阱?有个简单方法:做决定前先画个价值排序表。去年装修房子时,我在选建材和设计布局之间果断选择了后者——毕竟墙体颜色可以改,但空间规划错了就得拆墙。这种选择智慧,正是破解成语困境的关键钥匙。

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停下手里的锤子(拆房工具),先问问自己:我真正要解决的是什么?抓住这个核心,那些上蹿下跳的“野猫”自然就失去了扰乱视线的魔力。毕竟,留着完好的屋檐,才能等来真正的春暖花开。

"发屋求狸"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