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ā xiàn bù lìng
成语解释:犹发号施令。
成语出处:《墨子 尚同下》:“试用家君发宪布令其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指挥
繁体字形:發寰布令
英文翻译:To issue a constitutional order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宪:1.法令:宪令。2.宪法:立宪。违宪。宪章。3.姓。
布:1.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布。麻布。花布。粗布。布鞋。买一块布。2.古代的一种钱币。3.姓。4.宣告;宣布:发布。公布。布告。开诚布公。5.散布;分布:阴云密布。铁路公路遍布全国。6.布置:布局。布防。布下天罗地网。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兴奋。3.美好:令名。4.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兄(称对方的哥哥)。5.时节:冬令。6.古代官名:县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一带。3.复姓。[lǐng]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发宪布令”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正式,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政府或权威机构颁布法令、规章制度。比如某市为了治理交通拥堵,发宪布令规定早晚高峰时段私家车限行,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政策真的有用吗?”其实关键在于执行细节。比如某小区物业发宪布令禁止电动车进电梯,但同步在楼下搭建了带充电桩的车棚,结果居民配合度高达90%。这说明好的政策不仅要“立规矩”,更要解决实际问题。
换个角度看,企业里也常有类似场景。某科技公司CEO发宪布令推行“周三无会议日”,最初员工半信半疑。但三个月后数据显示,这天空出来的时间让研发效率提升了40%。可见合理的规则制定能激活团队潜力,比单纯加班更有价值。
不过要注意,发宪布令不是万能药。某学校曾强硬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晨跑”,结果引发健康问题投诉。后来改成“自主选择晨练方式”,出勤率反而上升。这说明规则制定需要弹性空间,就像河道治理,既要有堤坝也要留泄洪区。
我个人观察发现,现代社会更倾向“动态规则”。比如杭州疫情期间,政府不是简单发宪布令封闭小区,而是同步上线物资配送App。这种既保安全又保民生的做法,或许才是未来政策制定的方向——既有框架又不失温度。
下次看到新政策出台时,不妨多问一句:“这个规定是否像指南针指明方向?还是像笼子限制行动?”好的制度应该像脚手架,帮助人们盖起自己的高楼,而不是用水泥封死所有可能性。毕竟,规则的生命力永远在于服务人,而非束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