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ā fán yán lì
成语解释: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分类举例以说明书的体例
成语出处:晋·杜预《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本
繁体字形:發凡言例
英文翻译:To make a speech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凡:1.平凡:凡庸。自命不凡。2.宗教迷信和神话中称人世间:思凡。下凡。3.姓。4.凡是:凡年满十八岁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5.总共:不知凡几。全书凡二十卷。6.大概;要略:大凡。发凡。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4”。见〖工尺〗。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例:1.用来说明情况的或可作依据的事物:举例。援例。2.规则:条例。3.按条例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例会。例行公事。
哎呦,说到"发凡言例"这个成语,咱得先掰扯清楚它的意思。说白了,它就是"开个头举个例",专门用来形容通过典型例子讲清楚复杂道理的场景。比如老师上课时啪地拍一下黑板:"咱就拿手机电池续航这事儿打比方啊…"——您瞧,这就是典型的发凡言例嘛!
那有人可能要问了:"这和普通举例子有啥区别嘞?" 问得好!关键在于"发凡"这个动作。好比说咱要解释区块链技术,普通例子可能说"就像记账本",而发凡言例得是:"想象全村人共用个带密码锁的玻璃钱箱,每次存取全村人都能看见..." 看出来了不?这个例子既通俗又抓住了技术的关键特征。
举个历史典故您就明白了。当年韩愈写文章主张"文以载道",他上来就举个活例子:"周朝人写诗,句句都是百姓心里话。" 您猜怎么着?这就是古人版的发凡言例啊!先抛个具体场景,再引出大道理,这手法到现在都不过时。
不过依我看啊,现在人用这个成语得注意场合。前两天看直播,有个主播卖锅,开口就是:"咱就拿煎鸡蛋这事儿打比方..."结果整整半小时全在说煎蛋,这就不叫发凡言例了,纯粹是话痨附体。所以说啊,好的例子得像个精准的箭头,嗖的一下正中问题靶心。
最后给年轻人支个招:下次跟人解释复杂概念时,不妨试试"咱举个栗子啊..."开头。但记住要像吃小笼包似的——先轻轻咬开个小口,让热乎的汤汁(也就是核心观点)自然流出来,这才是发凡言例的正确打开方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