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ǎn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反:翻转。翻转手掌学可得到。形容极其易得。
成语出处:《荀子·非相》:“诛旦公,定楚国,如反手尔。”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很容易
繁体字形:反手可得
英文翻译:as easily as turning one 's hand over
反:1.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与“正”相对: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反。3.反抗;反对: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转:反复。反败为胜。5.推及:举一反三。6.回;还:反击。反问。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8.古同“返”。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生活中哪些场景可以用“反手可得”形容?比如整理好的文件突然被风吹散,同事刚要弯腰去捡,你却笑着用磁铁收纳板轻松吸回所有纸张。这种四两拨千斤的解决方式,恰如成语描绘的轻松状态。
有人疑惑:“这不就是运气好吗?”其实不然。上次帮邻居修漏水龙头,我提前备好的橡胶垫圈让维修时间缩短三分之二。可见“反手可得”的从容,往往源于事前的充分准备。
职场新人小张的案例值得玩味。当他用电子表格函数五秒完成别人半天的数据统计时,经理误以为他加班到深夜。这个误会恰好印证:真正的举重若轻,在外人看来就像变魔术般神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在数字时代有了新注解。就像上周我用智能家居系统,在出差时远程解决了家里的空调故障。科技赋能下的“反手可得”,正在重塑我们解决问题的维度。
观察发现,容易实现的目标常被低估。朋友老王的烘焙店最近推出“三分钟自制蛋糕”体验区,顾客在指导下完成的成品,反而比专业师傅做的更受家庭欢迎。这提醒我们:降低参与门槛本身,就是种智慧。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下次遇到看似棘手的问题,不妨先花十分钟梳理手头资源。那些被忽视的便签本角落的备忘、手机里的快捷指令,或许就是打开困局的钥匙。解决问题的潇洒姿态,往往藏在日常的细节准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