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ào
  • shù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ù nì xiào shùn

成语解释:逆:违背。脱离叛逆者,效法忠于国家的人

成语出处:唐·陆贽《招谕淮西将吏诏》:“如能去逆效顺,因事建功,明设科条,以示褒劝。”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选择

繁体字形:去逆俲順

英文翻译:Removing adverse effects

去逆效顺的意思

去: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听报告去了。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声:平上去入。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逆:1.方向相反。与“顺”相对:逆风。逆流。2.抵触;不顺从:逆耳。逆子。3.背叛;背叛者:叛逆。逆产。4.迎接:逆旅(旅馆)。5.事先:逆知。逆料。

效:1.效果;功用:功效。成效。无效。见效。2.姓。3.仿效:效法。上行下效。4.为别人或集团献出(力量或生命):效力。效劳。效命。

顺:1.向着同一个方向(跟“逆”相对):顺风。顺流而下。2.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顺大道走。水顺着山沟流。3.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把船顺过来,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这篇文章还得顺一顺。4.趁便;顺便:顺手关门。顺嘴说了出来。5.适合;如意:顺心。顺眼。不顺他的意。6.顺利:顺遂。这些年一直很顺。7.依次:顺延。8.顺从:归顺。百依百顺。9.姓。

成语评论

去逆效顺”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背后的道理其实特别实用。比如,有人明明知道熬夜伤身体,却还是每天刷手机到凌晨;直到某天体检报告亮红灯,才终于决定调整作息、坚持运动——这不就是典型的“去逆效顺”吗?放弃错误习惯,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果整个人都焕然一新。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改错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主动性。比如一家传统企业,过去依赖线下销售,在电商冲击下业绩下滑。这时候如果只是简单降价促销,可能只是“补救”;但若果断转型线上,搭建数字化平台,甚至重新设计产品线,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去逆效顺”——不是被动止损,而是主动拥抱变化。

历史上也不乏精彩案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让士兵脱掉笨重长袍、改穿紧身短装,学习骑马射箭。当时保守派激烈反对,但改革后的赵国军队战斗力飙升。这种敢于打破传统、选择更高效策略的做法,正是成语精神的完美诠释。

有趣的是,“去逆效顺”在个人成长中尤其重要。我曾有个朋友沉迷游戏导致挂科,后来他直接把电脑锁进柜子,每天去图书馆用纸质资料学习。这种“物理隔绝法”看似极端,但用他的话说:“有时候,你得先切断退路,才能逼自己走上正路。”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智慧?

现代社会变化越来越快,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这种思维。就像用手机导航时,如果发现路线拥堵,系统会立刻推荐新路线。人生路上遇到阻碍时,与其抱怨“为什么堵车”,不如像导航那样快速调整方向。毕竟,灵活转弯的车辆,永远比固执直行的车更早到达终点。

下次遇到难题,不妨问问自己:现在坚持的方法,是真的有效,还是仅仅因为习惯了?有时候,放下“我以前都这么做”的执念,尝试新思路,可能会发现更广阔的天地。就像老话说的:树挪死,人挪活。改变虽难,但往往藏着转机。

"去逆效顺"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