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òu mào shēn cí
成语解释:见“厚貌深情”。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小娥厚貌深辞,聪明端特,煤炼指跛足,誓求真如。”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
繁体字形:厚皃深辭
英文翻译:kindly in appearance but unfathomable at heart
厚:1.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厚木板。厚棉衣。嘴唇很厚。2.厚度:下了两寸厚的雪。3.(感情)深:深情厚谊。交情很厚。4.厚道:宽厚。忠厚。5.(利润)大;(礼物价值)大:厚利。厚礼。6.(味道)浓:酒味很厚。7.(家产)富有;殷实:家底儿厚。8.优待;推崇;重视:厚此薄彼。厚今薄古。9.姓。
貌:1.相貌:面貌。容貌。以貌取人。2.外表的形象;样子:全貌。貌合神离。3.姓。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辞: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小明第一次参加公司会议时,发现张经理总是笑呵呵地回应每个方案,却在点评时用"这个想法很有潜力,不过可能需要更周全的支撑数据"这样的表述。散会后,新同事小美困惑道:"经理到底觉得我们的方案行不行啊?"
这时候我们可以问:为什么说张经理的表现符合"厚貌深辞"?其实他温和的外表下藏着严谨的审核标准,就像成语形容的"外表敦厚,言辞意味深长"的情形。这种表达方式既能维护团队士气,又准确传递了改进要求,在职场中其实是个双赢策略。
记得去年社区改建听证会上,王阿姨总是慢声细语地说:"大伙儿的建议都挺有意思"。但当有人提议砍掉老槐树时,她突然引经据典说起古树保护条例,最终说服众人修改方案。这种表面温和、关键时刻能抛出重磅观点的特质,正是"厚貌深辞"的生动写照。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种表达方式会不会显得不够真诚?我个人观察发现,这其实是种沟通智慧。就像品茶时先闻到清香再尝到回甘,厚貌深辞的交流方式能让人更容易接受批评建议。毕竟直接否定可能引发对抗,而留有解读空间的表达反而促成反思。
最近帮表弟修改作文时,他描写班主任"圆圆的眼镜片后总闪着思索的光,批改本上的红字比课堂上的话多三倍"。这不正是青少年视角里的"厚貌深辞"吗?看似平凡的外表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这种反差往往比直白的描写更有感染力。
当我们遇到这类性格的人,不妨像解读悬疑小说般保持好奇。每个人都是多棱镜,厚貌深辞可能源于谨慎个性,也可能是处事的策略选择。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就像学会欣赏水墨画的留白,在表象与深意之间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