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òu pí lǎo liǎn
成语解释: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想不到外国去了一趟,学得这样厚皮老脸,也许混在鲍小姐那一类女朋友里训练出来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厚皮老脸
英文翻译:Thick skin old face
厚:1.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厚木板。厚棉衣。嘴唇很厚。2.厚度:下了两寸厚的雪。3.(感情)深:深情厚谊。交情很厚。4.厚道:宽厚。忠厚。5.(利润)大;(礼物价值)大:厚利。厚礼。6.(味道)浓:酒味很厚。7.(家产)富有;殷实:家底儿厚。8.优待;推崇;重视:厚此薄彼。厚今薄古。9.姓。
皮:1.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皮。荞麦皮。碰掉了一块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袄。3.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皮儿。新书最好包上皮儿。4.(皮儿)表面:地皮。水皮儿。5.(皮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铅皮。豆腐皮儿。6.有韧性的:皮糖。7.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放皮了,吃起来不香了。8.顽皮:调皮。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老挨说,他早就皮了。10.姓。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脸:1.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圆脸。洗脸。2.(脸儿)某些物体的前部:门脸儿。鞋脸儿。3.情面;面子:丢脸。不要脸。4.(脸儿)脸上的表情:笑脸儿。把脸一变。
厚皮老脸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滑稽,但它到底用在什么场景呢?举个例子:公司开会时,小王明明没完成业绩指标,却面不改色地吹嘘自己“超额完成任务”。同事在台下憋笑憋得脸通红,他自己倒像没事人一样继续侃侃而谈。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自信"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是否建立在实际能力基础上。真正的自信源于实力,而厚皮老脸更像强行给自己贴金。就像街边推销三无产品的商贩,任凭别人怎么质疑,他都能拍着胸脯说"我这绝对正品"。
生活中其实需要点厚脸皮精神。记得刚工作时,部门主管总爱把杂活扔给新人。有次我硬着头皮说:"张总,这个报表能不能让李哥指导我一起做?"虽然当时手心冒汗,但说完反倒获得了学习机会。这种主动争取的"厚脸皮",和死要面子的硬撑完全是两码事。
有个有趣现象:公交车上插队的人往往理直气壮,被指责时反而瞪着眼睛反问"谁看见了?"。这种防御性厚脸皮,本质上是用攻击姿态掩盖心虚。就像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学生,明明不会却非要东拉西扯说五分钟。
现代职场中,适度"厚皮"可能成为保护色。见过最绝的是市场部老刘,客户说方案太贵,他笑呵呵接话:"贵有贵的道理,要不我给您拆开讲讲?"硬是把拒绝变成了二次推销机会。这种转化能力,可比单纯厚脸皮高明多了。
最后说个冷知识:心理学研究发现,偶尔"不要脸"的人抗压能力更强。就像总爱蹭同事午饭的小张,被调侃"又来蹭饭"时,他能笑嘻嘻接茬:"我这是帮你们控制食量。"这种化解尴尬的幽默,倒让办公室气氛活跃不少。
说到底,脸皮厚度就像衣服的厚度——冬天穿棉袄叫应季,夏天裹棉被就是自找罪受。关键要看场合与分寸,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才是撑起脸皮的真正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