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g
  • wéi
  • z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 jīng wéi zhì

成语解释: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而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统治者

繁体字形:厲精為治

英文翻译:Li Jing is the rule

厉精为治的意思

厉:1.严格:厉行节约。2.严肃;猛烈:正言厉色。雷厉风行。3.古又同“”。4.古又同“”。5.古又同“”。6.古又同“癞(lài)”。

精:1.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精盐。2.提炼出来的精华:酒精。鱼肝油精。3.完美;最好:精彩。精益求精。4.细(跟“粗”相对):精密。精确。精巧。工艺精。5.机灵心细:精明。精干。这孩子比大人还精。6.精通:博而不精。精于针灸。7.精神;精力:聚精会神。精疲力竭。8.精液;精子:遗精。受精。9.妖精:修炼成精。10.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精瘦。雨把衣服淋得精湿。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治:1.治理:治家。治国。自治。治标。治本。治淮(淮河)。2.指安定或太平:治世。天下大治。3.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县治。府治。省治。4.医治:治病。我的病已经治好了。5.消灭(害虫):治蝗。治蚜虫。6.惩办:治罪。惩治。处治。7.研究:治学。8.姓。

成语评论

厉精为治”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一个人或团队以极高的专注和决心去治理事务、解决问题。比如,一位刚上任的社区主任发现垃圾处理效率低下,便亲自走访每个小区,调研流程漏洞,甚至带着团队通宵优化方案。这种“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态度,就是“厉精为治”的生动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精神是不是只适用于大人物或大事件?其实不然。比如一位早餐摊主为了提升包子口感,每天凌晨三点起床调整面团比例,反复试吃直到满意。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同样是“厉精为治”的缩影。它无关身份高低,而在于是否愿意为目标付出超越常规的努力。

再往深想,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人们容易陷入“浅尝辄止”的陷阱。这时候“厉精为治”反而成了稀缺品质。比如某科技公司在研发新产品时,团队连续三个月吃住在实验室,推倒重来十几次方案,最终突破技术瓶颈。这种不妥协的劲头,正是推动创新的关键燃料。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价值不仅在于描述行动强度,更在于传递一种“问题导向”的思维模式。我曾见过一位乡村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数学公式,用废弃纸箱做成立体教具,甚至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特点调整讲解方式。这种将资源用到极致、把需求放在首位的做法,或许比单纯的努力更贴近“厉精为治”的本质。

有趣的是,这种精神在不同文化中也有相通之处。日本匠人花费十年打磨一把刀具,德国工程师为0.1毫米误差反复校准设备——虽然语境不同,但内核都是对“精准治理”的极致追求。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慢下来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反而可能打开新的可能性。

最后不妨想想:当我们抱怨“事情太难”或“条件不足”时,是否先问过自己“有没有竭尽全力”?“厉精为治”就像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能力边界,更是突破惯性的勇气。毕竟,很多改变不是来自资源丰沛,而是源于那份“非做成不可”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