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uè xíng qiú qián
成语解释:语本《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后因以“却行求前”谓以倒退求前进,比喻方法不对,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语出《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却行裘前
英文翻译:But go ahead
却:1.后退:退却。却步。2.使退却:却敌。3.推辞;拒绝:推却。却之不恭。盛情难却。4.去;掉:冷却。忘却。失却信心。5.姓。6.表示转折,比“倒、可”的语气略轻:有许多话要说,一时却说不出来。文章虽短却很有力。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却行求前”是一个不太常见的成语,字面意思是“后退着走路却想前进”,用来形容方法错误、方向偏差,导致目标难以实现。比如有人拼命加班熬夜赶项目,结果效率反而越来越低,身体也垮了——这就是典型的“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看似在努力,实则离目标越来越远。
为什么方法错了,努力反而没用?想象一下你开车去一个地方,如果一开始就走反了方向,这时候踩油门越用力,只会离目的地越远。工作和生活中也是如此:学生死磕难题却不梳理知识框架,销售盲目打电话却不分析客户需求,创业者跟风烧钱却不验证市场需求……这些“却行求前”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忽略了“方向比速度更重要”的底层逻辑。
如何避免成为“却行求前”的人?去年我辅导过一个实习生,他总在重复修改同一份报告。后来我发现他根本没理解报告的使用场景,只是在抠排版细节。当我建议他先找领导确认需求再动笔,第二天就用半小时完成了任务。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定期停下来核对方向,比闷头苦干更能带来突破。
观察身边那些真正高效的人,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像导航软件一样随时校准路线。比如做自媒体账号,聪明人会先花两周测试不同内容形式,找到数据最好的方向再发力;而焦虑的新手往往急着日更,结果流量始终上不去。这种差异印证了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的话:“没有什么比高效地做根本不该做的事更无用。”
下次当你感觉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时,不妨问问自己:现在是在修轮胎,还是在给马车装火箭推进器?毕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选择符合趋势的赛道,往往比改造过时的工具更有意义。就像现在还有人研究如何让胶卷相机拍得更清晰,不如直接拥抱数码技术——有时候,转身换个方向,才是真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