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í wēn tīng lì
成语解释:《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成语出处:《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即温聽厲
英文翻译:Be gentle and obedient
即:1.靠近;接触: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2.到;开始从事:即位。3.当下;目前:即日。即期。成功在即。4.就着(当前环境):即景。5.姓。6.就是:荷花即莲花。非此即彼。7.就;便:一触即发。招之即来。闻过即改。8.即使:即无他方之支援,也能按期完成任务。
温:1.不冷不热;暖:温带。温泉。2.温度:体温。高温。低温。3.稍微加热:温一锅水。4.复习:温课。5.性情平和:温和。温柔。6.同“瘟”。
听:1.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广播。2.服从;接受;照办: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听劝告。3.任凭:听其自然。4.判断;治理:垂帘听政。5.英语音译词。金属制的密封罐、筒等。也用作量词:听装香烟。一听啤酒。
厉:1.严格:厉行节约。2.严肃;猛烈:正言厉色。雷厉风行。3.古又同“砺”。4.古又同“疠”。5.古又同“励”。6.古又同“癞(lài)”。
提到“即温听厉”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即温听厉”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刚柔并济”的处事方式——既保持温和的态度,又能坚持原则。比如一位老师发现学生考试作弊,她可以板着脸严厉批评,但最后拍拍学生肩膀说:“我相信你能改。”这种既有规则又有温度的方式,就是“即温听厉”的生动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温和和严厉明明是矛盾的,怎么平衡呢?”举个例子,职场中遇到同事拖延项目进度,直接发火可能激化矛盾,但完全放任又会影响团队。这时候不妨先肯定对方之前的贡献,再明确告知截止日期的重要性:“你上次的方案很有创意,不过这次时间确实紧张,咱们能不能明天中午前确定初稿?”这样既维护了关系,又守住了底线。
生活中,“即温听厉”的智慧随处可见。朋友找你借钱,直接拒绝可能伤感情,全盘接受又可能让自己陷入困境。可以说:“我现在手头也不宽裕,不过能帮你问问其他渠道。”既表达了难处,又提供了替代方案。这种处理方式既不需要违心妥协,也不会显得冷漠无情。
有人认为坚持原则就要寸步不让,其实不然。就像修剪树木,太用力会伤到主干,太轻柔又无法修整枝丫。我曾在团队管理中深有体会:有位实习生总迟到,如果直接按规章处罚,可能打击积极性;但完全放任又影响其他人。后来我私下找他谈心,才知道他每天要照顾生病的母亲。最终调整了他的工作时间,同时明确工作质量要求。这种弹性处理反而激发了更好的工作状态。
“即温听厉”的本质是动态平衡的艺术。它不同于左右摇摆的妥协,而是像太极推手般既有承接又有引导。当我们面对亲子冲突时,可以先说“妈妈理解你现在很生气”,接着引导“但摔东西不能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既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又划清了行为界限。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刚与柔的交界处,等待我们去发现和运用。
说到底,人际交往就像调制一杯咖啡。纯黑咖啡虽提神却苦涩,全是奶糖又甜腻过头。学会在不同情境中调整“温度”和“力度”,才能让关系这杯饮品醇香适口。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试试“即温听厉”的智慧,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