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áng shǒu shēn méi
成语解释: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
成语出处:《汉书 司马迁传》:“今已专职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精神面貌
繁体字形:卬首信眉
英文翻译:Head up and eyebrow down
卬:[áng]1.人称代词。我。2.同“昂”。[yǎng]同“仰”。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信:[xìn]1.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无音信。5.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同“芯2”。8.姓。 。[shēn]1.古同“伸”,舒展开。2.古同“伸”,表白。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哎,这“卬首信眉”的成语,乍一听是不是有点古早味?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人昂首挺胸、神态自信的样子。比如你看到同事小王顶着项目压力,愣是抬头挺胸说“这方案我一定能搞定”,那气场简直教科书级别的卬首信眉!你品,你细品——这成语是不是自带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现在都用‘抬头挺胸’这种大白话,谁还特意拽这个成语啊?”嘿,这你就问到点子上了!其实用成语就像炒菜撒调料,关键时刻来一勺能让表达更有韵味。比如写演讲稿时来一句“面对质疑,他卬首信眉地阐述了新政策”,是不是瞬间让听众脑补出一个坚定有力的形象?
不过咱也得承认,这词儿确实有点门槛。前两天我表妹写作文,非要把“卬首信眉”和“愁眉苦脸”混着用,结果整段话像打翻调料罐——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所以说啊,用生僻成语就像穿汉服逛街,合适场合才出彩。要是跟朋友撸串时候突然蹦出句“我今儿卬首信眉地干了三碗饭”,怕是满桌子都得笑喷饭。
依我看呐,这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传递的精神气儿。现在年轻人不是总说“躺平”吗?要我说,该支棱的时候就得卬首信眉。就像上周马拉松直播里那个瘸着腿还咬牙冲刺的大哥,虽然没拿名次,但那股子抬头向前的架势,可比金牌还闪亮。这种精气神儿,搁哪个时代都不过时。
说到底,语言本就是活的工具。用不用“卬首信眉”不重要,重要的是记住这份昂然向上的态度。下次遇到糟心事儿,不妨对着镜子把肩膀打开、下巴抬高——嘿!保准比喝十杯奶茶都提气。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啊,有时候就藏在这些字缝里等着咱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