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ó gǔ zhī jīn
成语解释:博:广博。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三国·魏·王肃《孙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繁体字形:博古知今
英文翻译:Know the present from the past
博:1.(量)多;丰富:渊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晓:博古通今。3.大:宽衣博带。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欢心。6.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来泛指赌博:博徒。博局。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知:[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今:1.现在;现代(跟“古”相对):当今。今人。厚今薄古。古为今用。2.当前的(年、天及其部分):今天。今晨。今春。3.指示代词。此;这:今番。今次。4.姓。
哎哟喂,说到“博古知今”这个成语,可真是老祖宗给咱们留下的智慧密码!你比如隔壁老张家的孩子,明明是个00后,却能对着《资治通鉴》侃侃而谈,你说这是不是典型的博古知今?说白了,这就是把历史当镜子,照出现实的门道。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学这些陈芝麻烂谷子有啥用啊?”嘿,您还别说!去年咱社区搞垃圾分类,居委会王大妈愣是用商鞅变法的案例说服了钉子户。你品,你细品——博古知今可不是掉书袋,而是让老经验解决新问题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年轻人刷短视频都来不及,谁还研究古籍啊?这事儿我可得掰扯掰扯。前阵子有个科技公司搞创新,CTO直接套用宋代榫卯结构的思路设计模块化产品。您猜怎么着?专利申请直接破纪录!所以说嘛,博古知今这事儿,关键得会“古为今用”这个转码器。
有人可能担心:“记这么多历史事件,脑子不会炸吗?”其实这里有个误区。您看故宫修文物的老师傅,他们记的不是年份人名,而是琢磨背后的手艺门道。就像我表弟玩策略游戏,把三国兵法用在团队管理上,这才是博古知今的正确打开方式。
要我说啊,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种“时空穿梭”的思维方式。上周参观新能源展,有个95后工程师把《天工开物》里的水转翻车改造成发电装置。您说这是不是比死记硬背强多了?所以说,博古知今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给创新插上翅膀的加速器。
最后提一嘴,下次遇到难题不妨翻翻历史书。指不定哪个古人早就给你备好了参考答案,就等着你来个跨时空连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