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án
  • guō
  • xiān
  • sh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án guō xiān shēng

成语解释: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

成语出处:《晋书 刘寔传》:“推贤之风不立,滥举之法不改,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滥竽充数的人

繁体字形:南郭先生

英文翻译:incompetent person

南郭先生的意思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指南针。南方。2.指中国南方:南货。南味。[nā]〔南无〕梵语音译词。佛教用语。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弥陀佛。无(mó)。

郭:1.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城郭。东郭。2.物体周围的边或框:耳郭。3.姓。

先:1.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先进。先例。事先。领先。争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说几句。3.暂时: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虑。4.祖先;上代:先人。5.尊称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术比先强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诉我?7.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成语评论

南郭先生是谁?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

战国时期有位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趁着集体演奏装模作样领俸禄。后来新君要求乐师独奏,他立刻露馅逃走——这就是"滥竽充数"的典故。这个成语像面照妖镜,照出那些缺乏真才实学却混迹人群的伪装者。

为什么现代职场仍有南郭先生

在部门汇报会上,小王对着同事熬夜做出的PPT侃侃而谈,仿佛所有成果都是他一人所为。这种把集体功劳据为己有的行为,就是典型的职场南郭现象。团队协作固然重要,但刻意模糊个人贡献边界,本质上与古时混在乐队里充数异曲同工。

如何避免成为南郭先生

刚入职的应届生小张发现自己难以胜任技术岗,他没有选择硬撑,而是主动申请调岗到适合的行政岗位。承认不足需要勇气,但正是这种坦诚,让他找到了真正能发光发热的舞台。与其在专业领域装行家,不如在合适的位置做真实的自己。

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否存在善意的"充数"?

社区合唱团里,李阿姨虽然五音不全,但每次排练都认真记谱,用热情感染着团队。这种积极参与虽不算专业,却为集体注入正能量。当"充数"行为不损害他人利益,反而凝聚向心力时,或许我们该用更包容的眼光看待。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信息透明化让伪装越来越难。那些十年前能靠信息差蒙混过关的岗位,如今都被大数据分析取代。与其费心维持假象,不如把精力用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毕竟,齐湣王的独奏考核虽迟但到,真实能力才是永恒通行证。

观察身边,那些踏实做事的人或许成长得慢,但每一步都留下扎实脚印。而总想走捷径的"聪明人",往往要花双倍时间修补信誉裂痕。选择做深耕者还是表演者,这道选择题的答案,其实早就藏在时间的长河里。

南郭先生的造句

  1. 造句 南郭先生本事不济,却又偏偏要滥竽充数。
  2. 造句 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3. 造句 滥竽充数:南郭先生在皇宫乐队里滥竽充数,最后落荒而逃。
  4. 造句 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但他每次都能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地冒充内行,竟然把国王都欺骗了多少年。
  5. 造句 南郭先生在皇宫乐队里滥竽充数,最后落荒而逃。
  6. 造句 南郭先生弄虚作假,冒充吹竽手,最后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下场。
  7. 造句 只有南郭先生惶惶不可终日,前思后想,觉得此地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收拾行李连夜逃跑了。
  8. 造句 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可是他装模作样地混在乐队里充数,结果闹个贻笑大方的可悲下场。
  9. 造句 有一次,宣王招聘乐师。南郭先生听到了这消息,就前往应聘。
  10. 造句 南郭先生不知道怎么吹,但他自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