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án hù kuī láng
成语解释:《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后因以称女子偷看男子。
成语出处:《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南户窺郎
英文翻译:South door peep Lang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指南针。南方。2.指中国南方:南货。南味。[nā]〔南无〕梵语音译词。佛教用语。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弥陀佛。无(mó)。
户:1.门:门户。夜不闭户。2.人家;住户:户籍。专业户。3.门第:门当户对。4.户头:存户。账户。开户。5.用于家庭:全村有好几百户人家。6.姓。
窥:1.从小孔或缝隙里看:管中窥豹。2.暗中察看:窥探。窥测。
郎:[láng]1.古代官名:侍郎。员外郎。2.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放牛郎。女郎。3.女子称丈夫或情人:郎君。情郎。4.旧时称别人的儿子:大郎。令郎。5.姓。[làng]见〖屎壳郎〗。
“南户窥郎”这个成语听起来文雅,但背后藏着什么故事?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夏刚搬到新小区,发现邻居家的男孩每天早晨在阳台上读英文,她总忍不住借着浇花的由头往对面偷瞄几眼。这种想靠近又怕被发现的小心思,可不就是“南户窥郎”的现代版?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男女暗恋的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职场新人小王,午休时总在茶水间“偶遇”部门主管,实则是想学习对方待人接物的技巧。这种带着目的性的观察行为,同样可以用“南户窥郎”来形容——不是情爱专属,而是所有带着期待的关注。
为什么古人要用“南户”这个方位?仔细观察传统民居布局会发现,南向窗户通常采光最佳,既是观察的好位置,又保持着安全距离。就像现在年轻人刷喜欢对象的社交媒体动态,既想了解对方生活,又不愿留下访问痕迹,这种微妙的距离感古今相通。
有人质疑:现代社会讲究直接表达,这种含蓄的观察方式是否过时?我倒觉得恰是这份委婉成就了成语的生命力。就像用望远镜看星星,太近反而失了朦胧美。当代年轻人用网易云音乐“一起听”、微信步数点赞这些功能,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南户窥郎”?
要说这个成语给现代人什么启示,或许就是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保留观察的耐心。就像品茶要闻香观色,了解一个人也需要时间的沉淀。下次看到地铁上看书的陌生人,或咖啡馆里专注工作的背影,不妨也当回“窥郎者”——保持善意的好奇,或许能发现意想不到的生活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