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ài dāo mǎi dú
成语解释:刀:武器;犊:牛犊。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成语出处:唐 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停战
繁体字形:賣刀買犢
英文翻译:sell swords to buy calves
卖: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卖房子。把余粮卖给国家。2.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卖国。把朋友给卖了。3.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卖劲儿。卖力气。4.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功。卖弄。卖俏。5.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卖炒腰花。6.姓。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买:1.购买;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2.用金钱或其他手段拉拢:收买。买通。
犊:小牛:初生之犊不怕虎。
“卖刀买犊”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背后有个挺有意思的故事。简单来说,就是古人卖掉武器换成耕牛,比喻从战争转向和平生产。比如:“村长老王说服山民们卖刀买犊,大伙儿放下猎枪养起黑山羊,荒坡三年变成果园。”这种转变既实际又有智慧,不是吗?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原始”的智慧吗?看看科技公司的案例就明白了。某手机巨头砍掉亏损业务,全力投入新能源研发,像极了当代版的“卖刀买犊”。这种战略调整能力,恰恰是企业穿越经济周期的生存智慧。
更贴近生活的例子在职场中随处可见。朋友张哥原是银行柜员,35岁那年报班学编程,现在成了数据分析师。他自嘲这是“卖计算器买键盘”,其实正是成语精神的现代化身。时代在变,但主动求变的勇气永远值得点赞。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精妙处在于“交换的智慧”。它不鼓吹非黑即白的选择,而是强调资源的灵活转化。就像疫情期间,不少餐厅老板把堂食空间改成中央厨房,既保住了生意又开拓了新市场。这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才是真正的生存哲学。
下次遇到需要重大转变的时刻,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提醒我们:放下不代表失败,转换战场可能开启新篇章。毕竟,老祖宗早就用实践告诉我们——有时候犁头比刀剑更能创造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