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n
  • líng
  • wàn
  • d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ān líng wàn dài

成语解释:犹千秋万代。极言岁月长久。

成语出处:唐·卢照邻《怀仙引》:“天长地久时相忆,千龄万代一来游。”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指世世代代

繁体字形:千齡萬代

英文翻译:the ages to come

千龄万代的意思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龄:1.岁数:年龄。学龄。高龄。2.泛指年数:工龄。党龄。军龄。舰龄。炉龄。3.某些生物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如昆虫的幼虫第一次蜕皮前叫一龄虫,水稻长到七个叶叫七叶龄。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代:1.代替:代课。代笔。代销。2.代理:代局长。3.姓。4.历史的分期;时代:古代。近代。现代。当代。5.朝代:汉代。改朝换代。6.世系的辈分:第二代。下一代。老一代。我们这一代。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代以上为宙,如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以下为纪。跟代相应的地层系统分类单位叫做界。

成语评论

说到“千龄万代”,你可能觉得这个词离日常生活很远,但它其实能用在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有人讨论环保时会说:“保护森林不是为了眼前利益,而是为了千龄万代的生态平衡。”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非要强调“千龄万代”?答案很简单:这个词把时间拉长到千年万年,提醒人们用更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家村口有棵千年古树,村里长辈总念叨:“这树得护着,它是千龄万代传下来的活历史。”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一棵树能代表什么?其实树的年轮里藏着气候变迁、人文故事,甚至能帮科学家研究古代环境。保护它不只是情怀,更是给未来留个“数据库”。

有趣的是,现代科技也能和这个词挂钩。比如有人形容区块链技术:“数据一旦上链,千龄万代都能追溯。”这说法靠谱吗?从技术原理看,区块链的确能实现信息永久存储且不可篡改,但“千龄万代”更多是比喻——毕竟谁也不知道千年后的存储介质会进化成什么样。不过这个用法倒挺符合人们对技术可靠性的期待。

我曾在博物馆见过汉代漆器,两千年过去依然色彩鲜艳。导游说:“古人用的天然材料,都是按千龄万代的标准做的。”这让我想到个矛盾点:现代工业追求效率,很多产品用几年就报废;而古代匠人做东西,真冲着传家宝去。不是说非得复古,但或许我们该在“耐用”和“迭代”之间找到新平衡。

最后说个现实中的观察。朋友开茶馆坚持用传统工艺炒茶,他说:“现在机器半小时能炒完的茶,我花三天手工做,就想试试千龄万代的法子能不能更好喝。”结果他的茶叶反而因为独特风味卖出了高价。这事挺有意思——有些老传统看似低效,却可能在新时代找到专属赛道,关键要看有没有创新的嫁接方式。

说到底,“千龄万代”不只是时间概念,更像种思维模式。它逼着我们把决策放到更宏大的坐标系里审视:今天随手扔的塑料瓶,千年后会不会还在海里漂?现在拆掉的老城墙,会不会让后人失去认识历史的锚点?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多问几次,或许能帮我们少留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