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n
  • zǎi
  • fé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ān zǎi yī féng

成语解释:见“千载一遇”。

成语出处:《梁书·任昉传》:“千载一逢,再造难答。”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机会极其难得

繁体字形:千載一逢

英文翻译:a golden opportunity

千载一逢的意思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载:[zǎi]1.年:一年半载。三年五载。千载难逢。2.;刊登:登载。刊载。转载。载入史册。载于该刊第五期。[zài]1.装载:载客。载货。汽车上载满了乘客。载誉归来。2.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卸载。过载。3.充满(道路):风雪载途。怨声载道。4.姓。5.又;且:载歌载舞。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逢:1.遇到;遇见:相逢。逢场作戏。千载难逢。每逢佳节倍思亲。2.姓。

成语评论

千载一逢”这四个字听起来像是古人留下的谜语,但它其实在今天的语境中依然鲜活。比如有人感叹:“这次能亲眼看火箭发射,简直是千载一逢的经历!”这种表达既保留了成语的厚重感,又让现代生活场景跃然纸上。

自问:成语非得用在宏大叙事里吗?其实不然。小王在社区书法比赛上遇见启蒙老师,事后他发朋友圈:“二十年后重逢恩师,真是千载一逢的缘分”。你看,市井烟火里照样能绽放成语的生命力。

最近朋友跟我分享了个职场故事:某互联网公司突然开放海外轮岗机会,名额仅三个。她果断申请成功,事后形容这是“职业生涯的千载一逢”。这个案例让我想到——机遇往往戴着普通面具出现,与其等待惊天动地的转折点,不如培养识别机遇的嗅觉。

自问:这成语和“千载难逢”有什么区别?就像同一块玉料雕出的两枚玉佩,前者强调“相遇”,后者侧重“难得”。比如考古队发现保存完好的汉代竹简,用“千载一逢”更能体现今人与古物的奇妙相遇感。

上周参观科技馆时,讲解员指着量子计算机模型说:“这种技术突破可谓千载一逢”。这个用法让我联想到:在加速迭代的科技时代,某些创新确实具备改写历史进程的特质。但要注意别滥用,否则就像给所有新APP都贴“划时代”标签般廉价。

记得刚学成语时总闹笑话,有同学把超市促销说成千载一逢,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这提醒我们:珍贵感的尺度把握至关重要。就像不能用古董花瓶装咸菜,成语也要用在合适的容器里。

最后想到个有趣现象:短视频平台上,有人把猫咪首次成功用马桶称为“千载一逢时刻”。虽然略显夸张,但恰好说明语言在流动中生长。或许再过千年,这个成语会演化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新枝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