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shēng wàn sǐ
成语解释:谓历尽艰险。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3回:“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经历
繁体字形:千生萬死
英文翻译:have a narrow escape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提到“千生万死”,许多人可能觉得这个词有点陌生。其实它和“九死一生”类似,都是形容经历极大危险后幸存下来的状态。但“千生万死”更突出反复经历生死考验的漫长过程——就像把九死一生的难度再乘以一百倍。
举个例子:考古队员在沙漠中寻找失落古城,水源耗尽后靠仙人掌汁液维生,沙暴中丢失装备却意外发现岩画线索,最终在第七天被救援队找到。这种反复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用“千生万死”来形容就特别贴切。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极端情境下的成语,对普通人有什么意义?其实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日常面对困难时的选择。比如创业者连续遭遇资金链断裂、团队解散、产品失败,却依然坚持迭代,这种“商业战场上的千生万死”同样需要巨大勇气。
记得我采访过一位南极科考队员,他说每次暴风雪中外出采样都像“和死神跳探戈”。但正是这种经历让他对生命有了全新认知:“当你真切感受过‘千生万死’,反而会更珍惜泡面配榨菜的平凡夜晚。”这种视角转换很有意思,危险与安宁的对比中藏着人生智慧。
不过要提醒的是,这个词不该成为盲目冒险的借口。就像登山爱好者老张说的:“真正的勇者不是追求千生万死,而是用万全准备把风险降到最低。”毕竟,现代社会的“生存考验”更多是心理层面的持久战,而非物理世界的生死博弈。
下次当你面对棘手项目时,不妨想象自己是闯关游戏的主角。每个bug都是小怪兽,每次方案调整都是升级装备,这种“游戏化思维”或许能让“千生万死”的煎熬变成值得品味的成长勋章。毕竟,没有哪道坎能拦住认真闯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