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gōu wàn hè
成语解释:①形容沟壑极多。②比喻道路坎坷不平。
成语出处:贺敬之《放声歌唱》:“面前,还有望不断的千沟万壑。”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地势不平
繁体字形:千溝萬壑
英文翻译:millions of gullies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沟:1.人工挖掘的水道或工事:暗沟。交通沟。2.(沟儿)浅槽;和沟类似的洼处:地面上轧了一道沟。瓦沟里流下水来。3.(沟儿)一般的水道:山沟。小河沟儿。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壑:山沟或大水坑:丘壑。沟壑。千山万壑。欲壑难填。
“千沟万壑”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成千上万的沟壑”,但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老王站在黄土高原的塬顶上,望着脚下纵横交错的沟谷感叹:“都说这里千沟万壑,今天亲眼见到,才明白什么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让人联想到岁月在土地上刻下的痕迹?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述自然景观吗?当然不是。比如在职场中,张经理指着项目流程图说:“咱们这个新产品的研发过程,简直像闯过千沟万壑。”这里既形容了流程的复杂性,又暗示了团队需要克服重重挑战。这种用法跳出了地理概念的框架,赋予了成语更强的生命力。
注意到没有?当我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其实暗含着两种视角:既可以是客观描述事物的复杂状态,也能传递主观感受的艰难程度。就像小李在创业分享会上说的:“刚开始觉得创业就是翻山越岭,现在回头看才发现,真正的考验是应对那些千沟万壑的细节问题。”这种双关用法,让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焕发新意。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需要强调“复杂性”却不失美感的场合。比如在乡村振兴报道中,记者写道:“曾经的千沟万壑,如今化作层层梯田,既保留了水土,又种出了希望。”这样的表达既保留了成语的原始意象,又注入了积极向上的现代内涵。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成语本身带有沧桑感,但使用时不必拘泥于负面语境。就像城市规划师王工在改造旧城区时说的:“这些老街巷的千沟万壑里,藏着城市最鲜活的记忆。”换个角度思考,原本看似缺点的特征,反而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
下次当你看到盘山公路的九曲十八弯,或者面对工作中的复杂任务时,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它不仅能让描述更生动,还能在不经意间展现汉语的独特韵味——毕竟,能把困难说得如此诗意的语言,全世界也没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