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bìng
  • jiǔ
  • t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bìng jiǔ tòng

成语解释:形容浑身病痛。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两日不好。”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身体衰弱

繁体字形:十病九痛

英文翻译:be feeble

十病九痛的意思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病:1.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疾病。心脏病。他的病已经好了。2.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状态:他着了凉,病了三天。3.害处;私弊:弊病。4.缺点;错误:语病。通病。5.祸害;损害:祸国病民。6.责备;不满:诟病。为世所病。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痛:1.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痛。肚子痛。伤口很痛。2.悲伤:悲痛。哀痛。3.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痛击。痛骂。痛歼。痛饮。痛下决心。

成语评论

十病九痛”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身体虚弱、小毛病不断的状态。比如:“老王这两年总说十病九痛,三天两头请假去医院,同事们也见怪不怪了。”这里的“十病九痛”既表达了健康状况的频繁波动,也暗示了生活中的无奈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体弱多病”有什么区别?其实关键在于“十”和“九”这两个虚数。成语用夸张的修辞,强调的不是具体病症数量,而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比如家里老人常说:“年纪大了难免十病九痛,但按时吃药、适度锻炼,日子照样能过得舒坦。”这时候的重点,反而成了面对问题时的豁达态度。

工作中也常遇到类似场景。比如新入职的小李总抱怨颈椎疼、眼睛酸,组长拍拍他肩膀说:“做我们这行哪能十病九痛就退缩?买个护腰靠垫,每小时起来活动两分钟,慢慢就适应了。”这里成语的使用,既承认了客观困难,又传递了解决问题的积极信号。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的智慧在于平衡认知。它既不像讳疾忌医那样逃避问题,也不像无病呻吟那样放大痛苦。就像邻居张婶说的:“说十病九痛是提醒自己注意身体,可不是为了躺在床上唉声叹气。”这种务实中带着韧劲的态度,或许正是应对生活琐碎烦恼的良方。

下次听到有人说自己“十病九痛”,不妨多问一句:“最近睡眠怎么样?工作压力大吗?”很多时候,身体的不适正是心理状态的晴雨表。与其纠结于病症的数量,不如关注背后的生活节奏——毕竟,调整好每天的三餐和作息,可能比念叨十次“我生病了”更有实际意义。

"十病九痛"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