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guāng wǔ sè
成语解释:形容景象纷繁,色彩绚丽。
成语出处:清·归懋仪《百字令·答龚璱人公子即和原韵》词:“王台问字,料理吾乡去。海东云起,十光五色争睹。”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色彩丰富
繁体字形:十光五色
英文翻译:Colorful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见〖工尺〗。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十光五色”这个词听起来像是“五光十色”的变体,但无论是哪种组合,核心都在于描述色彩的绚烂与丰富。比如站在夜市入口,霓虹招牌、小吃摊的蒸汽、人群的衣着交织成一片十光五色的海洋,让人瞬间被这种热闹的烟火气感染。这种场景下,你会不会好奇:为什么色彩能直接触动人的情绪?
举个例子,设计师常把十光五色的渐变效果用在网页上,既能抓住注意力,又不会显得杂乱。这背后其实有个小秘密:人脑对色彩的敏感度远超文字,所以视觉冲击力往往能更快传递信息。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搭配让人舒服,有些却让人眼花缭乱?答案可能藏在“平衡”里:主色调和点缀色的比例、冷暖色的交替,就像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配合。
我曾在一个艺术展上见过用投影技术打造的十光五色空间,光影随着音乐流动,观众甚至能用手“触摸”颜色。这让我想到,现代科技让色彩不再局限于静态画面,而是成为一种可互动的体验。这种创新是不是在重新定义我们对“美”的感知?
不过话说回来,生活中真正的十光五色未必需要高科技。春天山坡上野花自然生长的姿态,不同品种的蓝紫粉白错落分布,反而比人工设计的景观更有生命力。这或许提醒我们:刻意追求视觉刺激时,反而可能失去天然去雕饰的韵味。
下次看到晚霞晕染天空时,不妨多停留几分钟。那些无法被色卡定义的过渡色调,或许才是十光五色最本真的模样——它从来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动态的、有呼吸感的视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