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uāng jiù mí fèng
成语解释:指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指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繁体字形:匡捄彌縫
英文翻译:Mend the gap
匡:1.纠正:匡谬。2.救;帮助:匡助。匡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3.粗略计算;估计:匡计。匡算。匡一匡。4.料想(多见于早期白话):不匡。5.姓。
救: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救亡。救荒。救灾。救急。
弥:[mí]1.满,遍:弥满。弥月(a.整一个月;b.婴儿满月)。弥望(满眼)。弥天(满天,形容极大的)。2.补,合:弥补。弥缝。弥封。3.更加:弥坚。欲盖弥彰。4.水满的样子:弥漫。5.久,远:弥留(病久留不去,后称病重将死)。弥亘(连绵不断)。6.姓。[mǐ]古同“弭”,平息,消灭。
缝:[fèng]1.接合的地方:缭缝儿。无缝钢管。2.缝隙:裂缝。门缝儿。见缝插针。床板有道缝。[féng]1.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儿的东西连上:缝件衣裳。鞋开了绽要缝上。动过手术,伤口刚缝好。2.姓。
“匡救弥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及时补救漏洞,维持整体稳定”。比如工作中,同事提交的方案有个大漏洞,你主动帮忙调整数据、补充细节,最后项目顺利推进——这就是典型的“匡救弥缝”。
有人问:为什么非要“匡救弥缝”?放着问题不管不行吗?其实生活中很多事就像搭积木,一个小缺口可能导致全盘崩塌。比如朋友聚会订错了餐厅,你临时联系其他场地避免大家白跑一趟,这就是用行动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矛盾。
最近遇到个真实案例:小区物业疏忽导致垃圾堆积,几位业主自发组织清理,还联系了环保公司定期处理。他们没抱怨“等别人解决”,而是主动“匡救弥缝”,最终让整个社区环境焕然一新。这说明,行动力比指责更有价值。
有人疑惑:补救会不会显得多管闲事?关键看方式。比如家人吵架时,如果你用调侃语气转移话题,既化解紧张又不伤面子,这种“弥缝”反而能增进感情。方法对了,善意就会被人接受。
我个人觉得,“匡救弥缝”背后藏着两个智慧:一是及时性,问题刚露苗头就介入;二是灵活性,用适合场景的方式处理。就像修补衣服破洞,有人直接打个补丁,有人绣朵花掩盖——结果都是让衣服能继续穿,但后者还多了点创意。
下次遇到团队合作卡壳、家庭计划出状况时,不妨试试“匡救弥缝”的思维:先稳住局面,再寻找优化空间。毕竟,完美很难一蹴而就,但持续改进能让事情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