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à tiě wéi jīn
成语解释:化:变。神话传说仙人将石头变为黄金。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
成语出处:明·刘基《郁离子·化铁之术》:“郁离子学道于藐乾罗子冥,授化铁为金之术。”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繁体字形:化铁为金
英文翻译:Turn iron into gold
化:[huà]1.变化;使变化:化脓。化名。化装。顽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为零。化悲痛为力量。2.感化:教化。潜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冻。化铁炉。太阳一出来,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烧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学:理化。化工。化肥。8.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化。美化。恶化。电气化。机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缘。化斋。化了些米面来。[huā]同“花2”。
铁:1.金属元素,符号Fe(ferrum)。银白色,质硬,延展性强,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广。2.指刀枪等:手无寸铁。动铁为凶。3.形容坚硬;坚强;牢固:铁拳。铁汉子。铁饭碗。他俩关系很铁。4.形容强暴或精锐:铁蹄。铁骑。5.形容确定不移:铁定。铁的事实。铁案。6.形容表情严肃: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7.姓。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化铁为金”这个成语听起来像变魔术,但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比喻通过某种方法让原本普通甚至低价值的事物变得珍贵。比如有人把废旧的自行车零件改造成艺术品,或者用简单的食材做出惊艳的菜肴——这些行为都算得上现实版的“化铁为金”。
为什么人们会对这种“转化”感兴趣?或许是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内心对可能性的向往。就像邻居张叔用阳台种菜,别人眼里的空花盆在他手里变成了微型农场,不仅省了买菜钱,还成了社区里的热门话题。这种例子告诉我们:价值的提升不一定要依赖资源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的创造力和行动力。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随便什么东西都能‘化铁为金’吗?”我的观察是,关键在于找到事物隐藏的潜力。去年朋友公司把积压的库存包装成盲盒销售,结果滞销品反而成了年轻人追捧的潮玩。这让我想到,商业领域的“点石成金”往往源于视角的转换——别人眼中的缺陷,换个场景可能就是独特卖点。
在教育场景中,这个成语同样适用。有位小学老师把电子游戏中的升级机制引入课堂,原本坐不住的孩子为了“解锁成就”主动学习。这种将娱乐元素转化为教育工具的做法,不正是现代版的“化铁为金”?它提醒我们:方法论的创新有时比资源投入更重要。
从个人视角来看,当代社会对“化铁为金”的追求似乎有些矫枉过正。短视频平台充斥着“三天掌握外语”“五分钟赚百万”的承诺,反而让人忽略了真正的价值创造需要时间沉淀。我始终相信,真正的转化发生在持续投入的过程中——就像种下一颗苹果树,前三年可能看不到果实,但第四年的丰收会远超预期。
科技发展给这个成语增添了新注解。光伏板把阳光变成电力,AI将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这些技术突破都在改写“价值”的定义。不过有趣的是,人类对“化铁为金”的渴望从未改变,只是工具从炼金术士的坩埚变成了工程师的代码。或许在未来,我们会发现更多将平凡转化为非凡的新路径,但永远不变的是那份突破限制的探索精神。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看似普通的事物时,不妨多问一句:“这里有没有隐藏的可能性?”就像咖啡渣能成为植物肥料,旧衣服可以改造成收纳袋,很多转化机会其实近在眼前。与其等待奇迹发生,不如从现在开始培养发现价值的眼光——这可能才是“化铁为金”最朴实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