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à ruò yǎn cǎo
成语解释:谓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语本《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成语出处:语出《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化若偃艸
英文翻译:Thinopyrum
化:[huà]1.变化;使变化:化脓。化名。化装。顽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为零。化悲痛为力量。2.感化:教化。潜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冻。化铁炉。太阳一出来,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烧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学:理化。化工。化肥。8.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化。美化。恶化。电气化。机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缘。化斋。化了些米面来。[huā]同“花2”。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偃:1.仰面倒下;放倒:偃卧。偃旗息鼓。2.停止:偃武修文。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化若偃草”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文雅,但它的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比如,一位老师用耐心和鼓励引导学生改正坏习惯,学生逐渐变得自觉自律,这就是“化若偃草”的体现——教育像风吹过草地一样自然,无需强迫就能达到效果。
为什么这个成语特别强调“自然”呢?其实答案藏在它的出处里。《论语》中提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古人用风吹草伏比喻德行对人的感化。就像父母以身作则,孩子耳濡目染学会礼貌,这种影响往往比直接说教更有力量。
现代生活中,“化若偃草”的应用比想象中更广泛。比如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时,先让志愿者家庭做出示范,邻居们看到整洁的环境和便利性后主动效仿,最终整个社区形成了新习惯。这种通过榜样带动改变的方式,正是成语的生动诠释。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当下快节奏的社会。在追求效率的时代,很多人更倾向“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但就像培育植物需要时间,真正的改变往往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比如企业文化建设,与其强制员工背诵规章,不如管理者先践行价值观,员工自然会被感染。
再看一个现实案例:某互联网公司在推行远程办公时,没有强行规定打卡时间,而是通过优化协作工具、设立弹性工作奖励,员工反而更主动提高效率。这种管理智慧与“化若偃草”不谋而合——创造适宜的环境,改变就会像春草生长般自然发生。
理解了这个成语,我们或许能换个角度看问题。教育孩子时多些耐心引导,团队管理中注重氛围营造,甚至个人习惯养成时给自己创造便利条件。记住:真正的改变,往往发生在人们发自内心认同的时候,就像春风吹过,青草自然向着阳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