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à fǔ chéng qí
成语解释:谓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语本《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腐朽。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成语出处:语出《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腐朽。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变坏为好
繁体字形:化腐成奇
英文翻译:Corruption makes strange
化:[huà]1.变化;使变化:化脓。化名。化装。顽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为零。化悲痛为力量。2.感化:教化。潜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冻。化铁炉。太阳一出来,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烧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学:理化。化工。化肥。8.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化。美化。恶化。电气化。机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缘。化斋。化了些米面来。[huā]同“花2”。
腐:1.腐烂;变坏。例:流水不腐。陈腐。2.某些豆制品:腐乳。腐竹。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生活中总有看似无用的东西,但换个角度就能创造惊喜。比如有人把废弃的轮胎改造成花盆,在社区里种出整面绿植墙,原本要进垃圾场的橡胶制品突然成了城市风景线。这种化腐成奇的操作,本质上是对资源的二次开发。
有人可能会问:"普通物品怎么突然就变值钱了?"其实关键在于发现事物隐藏的关联性。就像咖啡渣除了倒掉还能做什么?有位创业者发现它能吸附异味,开发出天然除臭剂,现在每月处理两吨咖啡渣。当思维突破"垃圾=无用"的定式,创造力就会被激活。
科技领域更常见这种转化。前几年电子垃圾污染严重,但某手机厂商启动回收计划,把旧手机里的贵金属提取出来做成奥运奖牌。这让我想到:或许世上本没有废物,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从个人经验看,我常把旧牛仔裤改成背包,既省钱又环保,每次背出去都能引发朋友讨论可持续生活。
有人质疑:"这种转化真的能改变世界吗?"看看数据就知道:全球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约3亿吨,如果其中10%能被创新利用,就能减少30个西湖体积的填埋量。虽然单个案例看似微小,但当量变积累到质变时,就可能催生新的产业模式。
艺术创作中的化腐成奇更富诗意。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用破碎瓷砖拼贴出圣家堂的璀璨墙面,残缺的瓷片在重组中重获新生。这启示我们:所谓缺陷,可能只是尚未找到合适组合方式的特质。就像人际关系中,性格迥异的人合作反而能碰撞出独特火花。
站在个体角度,培养化腐成奇的思维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年公司打印机故障,我用曲别针临时固定零件完成重要合同打印。这种应变能力,其实源于平时观察物品多用途特性的习惯。当人们不再拘泥于事物的初始设定,世界就会展开更多可能性。
未来城市或许会涌现更多"垃圾银行",专门收储各类废弃物供创新者取用。就像二十年前没人想到废旧手机能变成金条,或许某天厨余垃圾能转化为航天燃料。保持开放心态,每个时代都有专属的化腐成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