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áo guā kōng xuán
成语解释: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成语出处:《论语 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怀才不遇
繁体字形:匏瓜空懸
英文翻译:Gourd hanging in the air
匏:匏瓜,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葫芦的变种。果实老熟后对半剖开,可做瓢。
瓜:1.蔓生植物,叶子像手掌,花多是黄色;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如西瓜、南瓜、冬瓜、黄瓜等。2.这种植物的果实。3.(Guā)姓。
空:[kōng]1.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2.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3.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kòng]1.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2.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3.亏欠:亏空。[kǒng]古同“孔”,洞。
悬:1.吊、挂在空中:悬空。2.没着落;没结果:悬案。3.距离远:悬殊。4.〈方〉危险:这件事真悬。5.牵挂:悬念。
“匏瓜空悬”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葫芦挂在高处却无人摘取”,常用来比喻一个人虽有才能却未被重用。比如:“公司里的小张明明能力出众,但领导总让他做些杂事,真是匏瓜空悬,让人替他着急。” 这种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许多人明明有潜力,却因为各种原因被埋没。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匏瓜”会被“空悬”? 其实,这可能和外部环境或自身表现有关。比如在一个论资排辈的团队里,新人即使有想法,也可能被前辈的光环掩盖;或者有人虽然才华横溢,却不擅长主动表达,导致别人看不到他的价值。比如:“小李设计的方案创意十足,可他开会时总是一言不发,结果功劳全被别人抢走了,这不就是典型的匏瓜空悬吗?”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能提醒我们主动争取机会。试想:“如果葫芦自己摇晃两下,说不定就有人注意到它熟透了。” 职场中,适时展示成果、主动沟通需求,往往能让“空悬”变成“落地”。比如实习生小王主动申请参与重点项目,最终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打破了“空悬”的困境。
我个人觉得,“匏瓜空悬”的现象背后,其实藏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真相。与其等待被发现,不如尝试换个位置——比如通过跨界合作拓宽影响力,或者用具体案例证明能力。毕竟,“挂在葡萄架上的葫芦,可能比挂在屋檐下更容易被看见。”
最后分享一个反常识的角度:有时候“空悬”未必是坏事。就像果园里留几个果子不摘,反而能吸引更多人来参观。当一个人的能力暂时未被认可时,反而有更多时间沉淀自己,厚积薄发。比如:“老赵在基层默默干了十年,后来公司改革急需经验丰富的人,他反而成了最抢手的那颗‘匏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