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ōu
  • jiān
  • b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ōu jiān dā bèi

成语解释:搭背:搭腰。指相互亲密拥抱或并行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卷:“只见尼姑与那些女娘,或是搂抱一会,或是勾肩搭背、偎脸接唇一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勾肩搭背

英文翻译:shoulder to shoulder and arm in arm

勾肩搭背的意思

勾:[gōu]1.用笔画出钩形符号,表示删除或截取:勾销。把这篇文章里最精彩的对话勾出来。2.画出形象的边缘;描画:用铅笔勾一个轮廓。3.用灰、水泥等涂抹砖石建筑物的缝:勾墙缝。4.调和使黏:勾芡。5.招引;引:勾引。勾魂。这件事勾起了我的回忆。6.结合:勾结。勾通。7.姓。8.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gòu]1.同“”(多见于早期白话)。2.姓。

肩:1.肩膀:并肩前进。2.担负;担任:身肩重任。

搭:1.支;架:搭桥。搭棚。喜鹊在树上搭了个窝。2.把柔软的东西放在可以支架的东西上:把衣服搭在竹竿上。肩膀上搭着一条毛巾。3.连接在一起:两根电线搭上了。前言不搭后语。搭伙。搭街坊。4.凑上;加上:把这些钱搭上就够了。这个工作不轻,还得搭上个人帮他才成。差点儿连命也给搭上。5.搭配;配合:粗粮和细粮搭着吃。大的小的搭着卖。6.共同抬起:把桌子搭起来在下面垫上几块砖。书柜已经搭走了。7.乘;坐(车、船、飞机等):搭轮船到上海。搭下一班汽车。搭国际航班。

背:[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成语评论

咱们常说“勾肩搭背”,这成语到底怎么用?先看个例子:老同学聚会上,张哥一把搂住小李的肩膀,两人勾肩搭背地聊着当年的糗事,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这时候,“勾肩搭背”就生动地描绘了朋友间亲密的肢体动作。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朋友之间吗?”其实不然。比如公司团建时,新来的实习生小王和部门领导打羽毛球赢了,领导笑着勾住他的肩膀说:“小伙子可以啊!”这里虽然带点玩笑,但也暗示了上下级关系中的轻松氛围。不过要注意,正式场合随便勾肩搭背可能会显得不够得体。

那“勾肩搭背”是否总代表关系好呢?菜市场里两个商贩为抢摊位互相扯着胳膊吵架,旁边大妈摇头说:“瞧他们勾肩搭背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多熟呢!”这时候成语就带上了讽刺意味,说明肢体接触未必反映真实情感。

值得讨论的是,现代人还适不适合用这种方式表达亲近?我观察发现,95后同事更喜欢用击掌或碰拳代替勾肩搭背,这种变化既保持了亲密感,又留出了个人空间。不过运动场上,队友们赢球后兴奋地搂作一团,这时候的勾肩搭背反而成了团队凝聚力的自然流露。

东西方文化差异也很有意思。欧美朋友见面常拥抱贴面,但中国人勾肩搭背更多发生在同性之间。有次我见外国客户对中方负责人突然搂肩的动作明显愣住,后来才明白这是中方表达信任的特殊方式。可见同样的动作,在不同文化背景里可能传递完全不同的信号。

肢体语言就像无声的台词,用对了能加分,用错了变尴尬。下次想伸手搭人肩膀时,不妨先想想:对方是否习惯这种接触?场合是否合适?毕竟比起动作本身,让对方感到自在才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随着社交边界意识的增强,或许未来我们会发展出更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

勾肩搭背的造句

  1. 造句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在交往时这么喜欢勾肩搭背。
  2. 造句 当年兄弟伙勾肩搭背,现在都没这胆量,突然出现的当下基情四射的氛围压力。
  3. 造句 大街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勾肩搭背,蔚为壮观!
  4. 造句 初中小男生小女生一到课间就勾肩搭背相互依偎着坐在路边聊天,情何以堪呐。
  5. 造句 昨晚梦到和Tom勾肩搭背荡马路,嘿,感觉还真不错。
  6. 造句 罗冲说着话伸出胳膊搭在了孙浩的肩膀上,两个人勾肩搭背的向酒店里走着。
  7. 造句 病秧子赵不像平日一样,和他们勾肩搭背,只是友好虚伪的露个笑容,远远的看着。
  8. 造句 我有的时候也会和她们勾肩搭背,她们大多数都不会拒绝的。
  9. 造句 两人勾肩搭背,往内岛走去,路上也不知说些什么,只是不时传出阵阵淫笑,引得身边玄龟岛诸位弟子斜目窥看。
  10. 造句 秦百川说话间跟他们勾肩搭背,亲亲热热,倒不像别的主子那样颐指气使,三个人也是宽慰,重新跟秦百川见礼,各自定下了称呼。

"勾肩搭背"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