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 bù cóng yuàn
成语解释: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
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徒怀愤踊,力不从愿,惭怖征营,痛心疾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辞
繁体字形:力不従愿
英文翻译:Force does not follow wish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从:[cóng]1.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2.采取,按照:从优。3.跟随:愿从其后。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7.次要的:主从。从犯。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姓。[zòng]1.古同“纵”,竖,直。2.古同“纵”,放任。
愿:1.意志;希望:心愿。愿望。2.肯;乐意:情愿。自愿。3.祈求神佛时许下的酬谢:许愿。还愿。4.谨慎老实:谨愿。
“力不从愿”这个词,乍一听有点像“力不从心”,但仔细琢磨会发现它的侧重点不同。比如有人想创业,准备了详细的商业计划书,结果发现启动资金不够、团队组建困难,最终只能搁置项目。这时候可以说:“他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创业,却因为资源不足感到力不从愿。”这种场景在生活中太常见了,明明有强烈的意愿,现实条件却卡住了脖子。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能力不够吗?”其实不完全对。比如我邻居王阿姨想给山区孩子捐图书室,她退休金有限但坚持每月存钱,三年才凑够第一批书籍。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客观条件限制了善意的落地。就像我们常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种差距往往让人产生力不从愿的无奈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放大了这种矛盾。上周我帮朋友策划线上活动,他既想要专业直播设备,又舍不得花钱租场地,最后效果打了折扣。这让我想到:当我们的期待值超过实际可调配的资源时,就像试图用自行车发动机驱动卡车,再怎么使劲也跑不快。
面对力不从愿的困境,有个小窍门值得尝试:把大目标切成小台阶。比如想学钢琴的上班族,与其苛求每天练两小时,不如从每周三天、每次20分钟开始。这种“蚂蚁搬家”式的进步,反而能让愿望和能力的齿轮慢慢咬合。我自己学编程时就是这样,从每天看懂三行代码开始,半年后居然能写简单脚本了。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种状态有时能催生创造力。就像疫情期间很多餐馆被迫转型外卖,反而开发出爆款套餐。当现实给我们设限时,其实是在暗示换个角度突围。下次遇到力不从愿的情况,不妨把它当成解题游戏——不是要放弃愿望,而是寻找更聪明的实现路径。
说到底,力不从愿的本质是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本能。它像一面镜子,既照出我们的局限性,也映出突破现状的可能性。重要的是保持行动节奏,就像春天的竹子,虽然生长缓慢,但每天都在积蓄破土而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