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ǎn
  • zhú
  • 西
  • chu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ǎn zhú xī chuāng

成语解释: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泛指亲友灯下聚谈

繁体字形:剪燭西窓

英文翻译:get together and talk over

剪烛西窗的意思

剪:1.剪刀。2.形状像剪刀的器具:夹剪。火剪。3.用剪刀等使东西断开:剪裁。剪纸。剪指甲。剪几尺布做衣服。4.除去:剪除。剪灭。剪草除根。5.姓。

烛:1.蜡烛:火烛。花烛。2.照亮;照见:火光烛天。洞烛其奸。3.俗称灯泡的瓦数为烛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的灯泡。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窗:窗户:纱窗。玻璃窗。窗明几净。窗外一片喧闹声。

成语评论

剪烛西窗”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雅,它到底适合用在什么场合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周末晚上,老同学来家里做客,两人泡了壶茶聊到深夜。窗外下着小雨,桌上的台灯暖黄,朋友忽然感慨:“咱们这样剪烛西窗的日子,真是比刷手机有意思多了。”你看,这里既描绘了温馨的相聚场景,又暗含对深度交流的珍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剪烛”这个动作?其实古代蜡烛燃烧时烛芯会变长,需要修剪才能保持光亮。想象一下,两人长谈时不断剪烛,既说明聊得投入忘了时间,也暗示彼此在对话中“修剪”思绪、深化理解的过程。比如职场新人向导师请教问题,两人在办公室讨论到很晚,临走时导师开玩笑:“下次剪烛西窗记得带点心,我血糖低撑不住啊。”这种幽默化的使用反而拉近了距离。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朋友间吗?当然不是。去年春节回老家,我陪外婆整理旧照片,她指着泛黄的结婚照说:“当年和你外公剪烛西窗缝被子,煤油灯熏得眼睛疼。”这里把夫妻共同劳作的场景赋予了时光的温度。现代人或许觉得“剪烛”过时,但换成“熬夜改方案时同事递来的热咖啡”,何尝不是另一种“西窗灯火”?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新时代有了新解法。有个创业者分享团队故事时说:“我们最初在车库剪烛西窗改代码,现在办公室24小时亮着灯,但那股较真劲儿没变。”你看,物理意义上的“烛光”消失了,但精神内核——专注、投入、亲密协作——依然鲜活。这提醒我们:工具会迭代,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联结永远珍贵。

最后留个思考题:下次遇到需要深度沟通的场景,你是选择发60秒语音条,还是约对方“剪个烛”?我的选择是:重要的事,值得一场看得见眼神的对话。毕竟再高清的屏幕,也模拟不出烛光映在对方瞳孔里的那抹暖色。

剪烛西窗的造句

  1. 造句 雨打芭蕉,云起云消;剪烛西窗,花开花落。往事如风,情怀依旧。拂去岁月的尘埃,珍藏永久的情谊。祝周末愉快!
  2. 造句 “赵天麟跟陈德铭可以聊上三天两夜,但那是剪烛西窗,不叫民共交流。
  3. 造句 记得相逢一笑迎,剪烛西窗夜谈兵。
  4. 造句 我们侃诗、说文,如剪烛西窗,相见恨晚。
  5. 造句 杨生既像得到“剪烛西窗”的贤慧妻子,更像得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6. 造句 也许待到“三通”时,回眸此刻,剪烛西窗,当会深感这“第一次”的非凡意义。
  7. 造句 一生一世执子手,不离不弃共白头。苦乐同分享,风雨齐牵手。盈盈剪烛西窗,款款闲话沧桑。即使两鬓苍苍,相依同看斜阳。爱你永不变!
  8. 造句 一生一世执子手,不离不弃共白头。苦乐同分享,风雨齐牵手。盈盈剪烛西窗,款款闲话沧桑。即使两鬓苍苍,相依同看斜阳。爱你永不变,七夕快乐!
  9. 造句 茫茫人海相逢是缘分,芸芸众生相知是福气,年年月月相交是情谊。高山流水知音难求,你我手足兄弟情深。巴山夜雨,飘洒我的思念。剪烛西窗,送出美好祝愿。更尽杯酒,一生情义在心间。西出阳关,故人与君常相伴。生日之际,遥凭杯酒酬知己,祝友生日快乐!
  10. 造句 柯去尚是首次与妻子之外的女子在如此近的距离谈话,不禁又忆起了剪烛西窗的温馨:师小姐过奖了,在下哪来的经世之伟仪,一介酸儒罢了。

"剪烛西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