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
  • shù
  • dāo
  • sh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àn shù dāo shān

成语解释: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灌州罗汉和尚》:“曰:‘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繁体字形:劍樹刀山

英文翻译:extreme penalty

剑树刀山的意思

剑:1.古代兵器,长条形,一端尖,两边有刃,安有短柄。现在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是细长的钢条,无刃,顶端为一小圆球。2.(Jiàn)姓。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成语评论

剑树刀山”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极端危险或艰难的处境。比如有人会说:“创业初期就像面对剑树刀山,但跨过去就能看到希望。”这句话里,“剑树刀山”生动地传递了克服困难后的成长意义。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剑树刀山”而不是直接说“危险”?其实这涉及到中文的意象表达——具象化的比喻能让人瞬间联想到刀剑林立的画面,比抽象词汇更有冲击力。比如描述救灾现场时可以说:“消防员冲进火场时,仿佛直面剑树刀山,但没人退缩。”这里的画面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英雄的勇气。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新时代有了新用法。比如在科技领域,可以说:“突破芯片技术封锁的过程堪称现代版剑树刀山,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攻坚。”这种用法既保留了原意,又赋予其时代特征。我认为,这种语言演变恰恰说明成语的生命力在于不断适配新的社会语境。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备考研究生那半年,每天背书做题就像在剑树刀山间穿行。”这种表述比单纯说“压力大”更传神。这里隐藏着一个思考: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用夸张的比喻描述困境?或许是因为具象化的表达能更好地释放情绪,同时暗示“困难终会过去”的潜台词。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类成语时要避免夸张失实。比如普通的工作失误若说成“陷入剑树刀山”,反而会削弱语言的严肃性。我的建议是:既要善用成语的感染力,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分寸。毕竟真正的剑树刀山,往往存在于那些需要孤注一掷的重要时刻。

最后看个反向用例:“别把小事想成剑树刀山,换个角度可能就是柳暗花明。”这句话提醒我们,对困难的认知会影响行动结果。当阳光透过成语的棱镜折射出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危险本身,更是穿越危险的可能性——这或许就是语言给予我们的特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