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n tai xiāo xīn
成语解释:见“剑气箫心”。
成语出处:柳亚子《自题磨剑室诗词后》:“剑态箫心不可羁,已教终古负初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人刚柔相济
繁体字形:劍態簫心
英文翻译:courage of a warrior and the soul of a musician
剑:1.古代兵器,长条形,一端尖,两边有刃,安有短柄。现在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是细长的钢条,无刃,顶端为一小圆球。2.(Jiàn)姓。
态:1.人的姿容、体态:姿态。2.事物的情状、样子:变态。状态。事态。3.一种语法范畴。多指句子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跟主语所表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主动、被动等。
箫:也叫洞箫。管乐器。竹制,单管直吹,上有吹孔及六个音孔,发音清幽。常用于独奏及合奏。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剑态箫心”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描绘的是一种刚柔并济的状态——既有剑的锐利果敢,又有箫的婉转深情。举个例子,小李在工作中雷厉风行,面对客户需求却总能耐心倾听,同事私下调侃他:“你这人真是‘剑态箫心’,开会时像将军拍板,下午茶时又秒变知心大哥。”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性格不会矛盾吗?其实关键在于平衡。就像厨师既要精准控制火候(剑态),又要懂得调和食材本味(箫心)。我曾见过一位急诊科医生,抢救病人时动作干脆利落,转头安慰家属时却轻声细语,这种切换不是伪装,而是专业素养与人性温度的自然流露。
现代职场中,“剑态箫心”或许比单纯强势或温和更吃香。项目经理王姐就是个典型:制定计划时条理分明,遇到团队情绪波动时又能化身“树洞”。她办公室挂着幅字画,左边是苍劲的“当断则断”,右边配着飘逸的“且听风吟”,倒是暗合这个成语的意境。
有人觉得这种状态太难维持?不妨拆解来看。就像健身既要练力量也要练柔韧,工作时专注高效是“剑态”,休息时放空感受生活就是“箫心”。我常提醒自己:处理邮件时像校对员般严谨,但给家人挑礼物时,就要切换到诗人的细腻模式。
观察身边那些活得从容的人,往往都带着这种特质。他们像瑞士军刀般多功能,却不显得分裂。或许真正的成熟,就是学会在不同场景调用不同特质。下次遇到需要决断又需共情的情况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该握剑时稳准狠,该吹箫时且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