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n zhé kě jiàn
成语解释:见“前车之鉴”。
成语出处:宋·陈亮《与石应之书》:“惟兄勉之,无失朋友之望,前辙可鉴。”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人
繁体字形:前轍可鑒
英文翻译:heed previous examples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辙:1.车轮压出的痕迹;车辙:覆辙。如出一辙。前头有车,后头有辙。2.行车规定的路线方向:上下辙。顺辙儿。戗(qiāng)辙儿。3.杂曲、戏曲、歌词所押的韵:十三辙。合辙。4.办法;主意(多用在“有、没”后面):想辙。你来得正好,我正没辙呢!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鉴:1.镜子(古代用铜制成)。2.照:水清可鉴。3.仔细看;审察:鉴别。鉴定。4.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5.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鉴。台鉴。钧鉴。
“前辙可鉴”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就是“前人的经验可以当镜子照”。比如你朋友创业时没做市场调研就砸钱,结果赔得血本无归,这时候你就可以说:“这就是前辙可鉴啊,咱们得先摸清用户需求再动手。”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时代变化这么快,老经验真的管用吗?”其实重点不在照搬,而在“鉴别”。比如十年前实体店被电商冲击,但今天线下体验店反而成了新趋势——这里的前辙不是让你躲开线下,而是提醒你要灵活调整模式。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明总在考试前突击复习,结果每次都低空飞过。这次他主动翻出学长整理的错题本,针对性补漏,成绩直接提升20分。你看,这就是主动“鉴前辙”带来的改变。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既承认历史的重要性,又暗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像玩拼图时参考成品图,不是让你按原样复制,而是帮你理清拼凑的逻辑。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反而更需要这种“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智慧。
不过要注意别掉进两个极端:要么完全忽视历史教训,比如总有人觉得自己能打破“烧钱补贴必死”的商业规律;要么过度依赖旧经验,像某些传统企业至今拒绝数字化转型。真正的聪明人,会像厨师尝菜一样——既保留老汤的醇厚,又加入新食材的鲜香。
下次看到别人踩过的坑,不妨多问自己一句:“这个前辙,能帮我绕开哪块绊脚石?”或许答案就在那些似曾相识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