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n mù hòu fán
成语解释:目:细目;凡:概略。《春秋》的一种笔法,一件事在文中重复出现,对前者详加说明,后者概略叙述。
成语出处:《公羊传·僖公五年》:“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戴。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文著书等
繁体字形:前目后凡
英文翻译:Stand out from the crowd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凡:1.平凡:凡庸。自命不凡。2.宗教迷信和神话中称人世间:思凡。下凡。3.姓。4.凡是:凡年满十八岁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5.总共:不知凡几。全书凡二十卷。6.大概;要略:大凡。发凡。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4”。见〖工尺〗。
什么是"前目后凡"?这个成语其实描绘了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模式:开始时全神贯注追求某个目标,达成后却变得漫不经心。就像马拉松选手冲刺到终点后突然瘫坐在地,这种前后反差折射出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举个职场案例:市场部张经理为新品发布会连续加班两周,PPT修改了28个版本,每个宣传物料都亲自把关。可当发布会圆满结束后,他连客户反馈问卷都懒得整理。这种"前目后凡"的做事方式,往往让团队错失改进良机。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心理学中的"目标梯度理论"给出解释:人们在接近目标时会迸发强大动力,但达成后大脑会立即释放多巴胺奖励,这种愉悦感反而会削弱后续行动力。就像考试前挑灯夜战的学生,考后连课本都懒得翻开。
我在创业时也犯过类似错误:融资阶段每天工作18小时,路演前夜对着镜子练习到嗓音沙哑。可资金到账后,居然把财务系统搭建工作拖了三个月。这段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成功不在于瞬间爆发,而在于持续保持战略定力。
如何破解这种困局?不妨试试"阶梯式目标管理法"。就像登山者不会在登顶后立即下山,而是设立临时营地观察环境。工作中可把大目标拆解为连续阶段,每个节点设置庆祝仪式和缓冲期,让注意力像溪流般持续流淌而非断崖式跌落。
生活中处处可见智慧的反例。小区刘阿姨装修时跑遍全城选瓷砖,入住后却在窗台养多肉导致墙体渗水。这个幽默的对照提醒我们:事物的价值往往存在于完整过程,就像品茶不应只关注第一泡的香气,更要体会余韵的回甘。
保持适度张力或许才是关键。前期的专注投入与后期的从容放手,本质上都是生命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就像交响乐既有激昂的快板也要有舒缓的柔板,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让每个阶段都绽放独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