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
  • wǎn
  • hòu
  • tu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án wǎn hòu tuī

成语解释:形容前后都有人帮助。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卫君必入,夫二子者,或挽之,或推之,欲无入得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前輓后推

英文翻译:with some drawing in the front and others pushing in the rear , one could not but advance

前挽后推的意思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挽:1.拉;牵:挽弓。挽手。挽车。2.设法使好转或恢复:挽救。挽回。3.追悼死者:挽歌。挽联。4.向上卷起:挽起裤脚儿。5.同“”。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推:1.向外用力使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推车。推磨。推倒。我推了他一把。门没有闩上,一推就开了。2.(推磨)磨或(推碾子)碾(粮食):推了两斗荞麦。3.用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推草机。推头。用刨子推光。4.使事情开展:推广。推销。推行。把水利建设推向高潮。5.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类推。推算。推己及人。6.让给别人;辞让:推辞。推让。解衣推食。既然大家都选你,你就别推了。7.推诿;推托:推三阻四。8.推迟:开会日期往后推几天。9.推崇:推许。推重。10.推选;推举:大家推老张担任小组长。

成语评论

前挽后推”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举个具体例子就明白了。比如你正在推一辆抛锚的三轮车,前面有人用绳子拉,后面有人用力推——这就是典型的“前挽后推”。现在有个关键问题:这种双重力量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想象小陈接手公司的新项目时,上游部门主动分享市场数据(前挽),下游团队提前测试产品原型(后推),原本半年的任务三个月就完成了。这验证了协同合作带来的加速度效应:当多方形成合力时,1+1往往大于2。

有人可能会问:个人努力还有价值吗?当然有!好比骑自行车时,自身蹬踏板是基础动力,前挽后推则像顺风坡和助力器。去年备考研究生的李楠,自己每天学习10小时是核心,导师的答疑(前挽)和室友的模拟考陪练(后推)让效率提升40%。

我注意到现代职场有个有趣现象:资深员工带新人时,既要在前面示范专业流程(前挽),又要在背后给予试错空间(后推)。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其实暗含智慧——就像教孩子骑车,既要扶稳车把,又要适时松手。

观察社区里的早餐铺子更有意思。老顾客提前下单是前挽,外卖平台及时配送是后推。老板王婶说:“现在做生意就像打配合战,光自己手艺好不够,还得会借力。”这句话点透了当代社会的生存法则:单打独斗已成过去式。

最近读到个创新案例:某科技公司研发新产品时,用户参与设计(前挽),竞争对手的专利授权(后推)反而促成突破。这让我想到,阻碍和助力往往互为表里,关键看我们如何转化力量方向。

说到底,“前挽后推”的本质是资源整合的艺术。它不否定个人能力,而是强调搭建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就像春天播种,既需要向阳的坡地,也离不开地下的养分。当我们学会识别并运用身边的前后助力,很多难题会迎刃而解。

"前挽后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