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n chén yǐng shì
成语解释:谓往事。
成语出处:田汉《影事追怀录·引言》:“中国文人谈到往事喜欢叫它‘前尘影事’,意思是这些事像影子似的过去了。”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前塵影事
英文翻译:the past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尘:1.飞扬的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尘埃。2.佛教道教指现实世界:红尘。尘凡。3.行迹;踪迹:步人后尘。
影:1.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响。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影无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诽谤中伤)。2.形象:摄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3.描摹:影写。影抄。影宋本。4.指“电影”:影评。影院。影片。影视(电影和电视)。影坛。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前尘影事”这个成语,字面上像是老照片里泛黄的记忆,带着模糊却真实的分量。比如李叔在整理旧物时翻到年轻时写的信,笑着对儿子说:“都是些前尘影事啦,但每次看到这些字,就像摸到了当年的心跳。”
这个成语到底在讲什么?它并非单纯强调“过去的事”,而是特指那些曾深刻影响自己、如今却带着距离感的人生片段。就像你搬家时翻出一张泛黄的游乐园门票,记得当时玩过山车的尖叫,却想不起邻座朋友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在电视剧里常有这样的场景:退休教师摸着斑驳的黑板擦,忽然转头对年轻同事说:“我教的第一届学生现在都当爷爷了,前尘影事最奇妙的就是——当时觉得天大的难题,现在看都是带着甜味的茧。”这种用法既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又暗含了成长的释然。
为什么说它是“影”而不是“烟”?这里藏着中文的精妙——影子虽不具象,却始终跟随。就像童年常走的那条青石巷,虽然早已拆迁改建,但下雨时脚掌还记得石板缝隙的触感。这种具象化的记忆残留,比“过眼云烟”多了份缠绵的余韵。
我曾在敦煌见过修复壁画的师傅,他用小毛刷扫去千年积尘时说过:“这些前尘影事不是负担,而是给现在镀金的底片。”这个比喻很妙,提醒我们不必抗拒回忆,但要学会像修复师那样,用当下的眼光重新审视过往。
当代人常说“活在当下”,但适度的回望其实能让脚步更稳。就像登山时偶尔驻足,看看来时的陡坡已经变成眼底的风景。那些前尘影事里藏着成长的年轮,重要的是别让回忆变成压背包的石头,而要让它成为照路的月光。
下次整理旧物时,不妨对着某件尘封的物件微笑。它可能是二十年前的校徽,也可能是上周刚丢掉的会议笔记。时间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此刻的兵荒马乱,终将成为彼时带着柔光的前尘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