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n wēi hòu zé
成语解释: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前危后則
英文翻译:Before and after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则:1.规范;榜样:以身作则。2.规则:细则。3.效法:则先烈之言行。4.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表示转折关系:欲速则不达。5.是;乃是:此则余之过也。6.与“作”义相近,宋、元、明小说戏曲里常用:则甚(作什么)。不则声。7.量词。用于成文的条数:试题三则。新闻两则。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成语像导航仪一样能帮我们避开人生雷区?"前危后则"这个成语就很有意思——字面意思是看到前方的危险,就给后来人定下规则。比如十字路口发生过连环车祸,交通局立刻增设红绿灯和减速带,这就是典型的"吃一堑长一智"的智慧。
记得去年小区快递柜频繁被盗吗?刚开始物业只是贴告示提醒,结果盗窃案不减反增。后来有户人家在柜门装了智能报警器,小偷再次作案时警铃大作,吓得落荒而逃。现在整个小区快递柜都升级了安防系统,这就是"前危后则"的现实演绎:当问题暴露后,不仅要解决问题本身,更要建立长效机制。
有人可能会问:事后补救会不会太被动?其实这正是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就像医生通过流行病案例研发疫苗,消防员通过火灾调查改进防火规范,人类文明本就是踩着前人留下的经验阶梯向上攀登。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用好这些用代价换来的"生存指南"。
我常跟团队说,工作中最珍贵的不是永不犯错,而是建立"错误转化系统"。就像互联网公司的灰度发布机制,先让小部分用户试用新功能,发现问题立即优化,成熟后再全面推广。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本质上就是现代版的"前危后则"。
下次当你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妨试试这个思考模型:眼前的问题是不是似曾相识?过去有没有类似教训?解决之后能不能形成操作规范?这个思维闭环就像给经验装上轴承,让教训真正转化为进步的动能。毕竟,智慧的火种往往诞生于挫折的灰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