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
  • h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án pú hòu bó

成语解释:见“前仆后继”。

成语出处: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战争

繁体字形:前僕后踣

英文翻译:take up the positions of the fallen and rise to fight one after another

前仆后踣的意思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仆:[pú]1.旧时受人雇佣、在生活上供役使的人:仆人。女仆。2.谦辞。旧时男子称自己。[pū]向前跌倒:前仆后继。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踣:跌倒。

成语评论

前仆后踣”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陌生,但它的内涵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个例子,想象一支登山队在攀登险峰时,领队不慎滑倒,后面的队员立刻顶上去稳住绳索——这种“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跟上”的场景,正是成语最生动的写照。

为什么说这个成语不是“过时的大道理”?其实它恰恰戳中了人类进步的本质。比如科研领域,某位科学家研究失败,但留下的数据却为后来者铺平了道路。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前,正是基于前人几千次实验的“仆倒”才有了最终突破。

职场中也能看到类似现象。有个朋友所在的设计团队,主设计师突然离职,整个项目眼看要黄。结果三个初级设计师主动接手,靠着之前旁观学到的经验,硬是把方案改得比原版更出彩。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看得更远。

有人问:现在强调个人价值,这种“前赴后继”还重要吗?我倒觉得,越是追求个性,越需要这种接力精神。就像自媒体创作,某个博主探索的新形式可能不成熟,但模仿者加以改良后,反而能引爆全网。每个创新都在为整个生态添砖加瓦。

观察城市里的早餐铺子更有意思。某个街角的煎饼摊改良了酱料配方,虽然店主后来改行,但隔壁摊主“偷师”后加以改良,如今整条街都飘着升级版的酱香。这种市井智慧里的传承,比教科书案例更鲜活。

当代年轻人常把“躺平”挂在嘴边,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真正的躺平族凤毛麟角。更多人是在某个领域受挫后,换个赛道重新出发。这种看似“绕道”的选择,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后踣”?毕竟时代变了,前进的方式也该与时俱进。

看着地铁里那些边啃面包边刷题库的考研族,忽然觉得“前仆后踣”不再是悲壮的史诗,而是平凡生活的进行曲。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接力奔跑,摔倒了爬起来,或者换条路继续,这种永不停歇的尝试,才是文明火种不灭的真谛。

"前仆后踣"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