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à
  • y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è huà wú yán

成语解释:古代传说中的丑女。精细地描绘无盐;把丑妇当作美人。

成语出处:《晋书 周顗传》:“庚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宾语;比喻比拟得不恰当

繁体字形:刻畫無鹽

英文翻译:Without salt

刻画无盐的意思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

画:1.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画山水。画人像。画画儿。2.画成的艺术品:年画。壁画。油画。风景画。一幅(张)画儿。3.用画儿装饰的:画屏。画堂。画栋雕梁。4.姓。5.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画线。画押。画到。画十字。6.汉字的一笔叫一画:笔画。“天”字四画。7.汉字的一横叫一画。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盐:1.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其他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通常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硝酸钠(NaNO3)、硫酸铵[(NH4)2SO4]等。2.食盐的通称。

成语评论

刻画无盐”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它源自《晋书》中的一个典故,原指用华丽的笔触去描绘丑女无盐,比喻过度美化本不完美的事物,反而显得不真实。比如有人硬要把普通的小吃吹嘘成“天下第一美味”,结果食客尝后大失所望——这就是典型的“刻画无盐”。

为什么人们会犯这种“用力过猛”的错误呢?核心问题在于对真实的误解。就像给黑白照片强行上色,过度修饰反而丢失了原作的韵味。比如某品牌宣传“纯天然护肤品”,却添加了大量化学成分,消费者发现后自然会感到被欺骗。真实与适度,才是打动人心的关键。

生活中如何避免“刻画无盐”?不妨看看那些经典设计:苹果产品的极简风格、无印良品的质朴包装,都是用克制的表达传递深层价值。有个朋友开民宿,保留老房子斑驳的砖墙,只做必要修缮,反而让游客感受到时光的温度。这种“留白”的艺术,恰恰是对“刻画无盐”的逆向运用。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不需要包装和推广吗?当然需要,但关键在于平衡。就像写简历,适度突出优势是智慧,虚构经历就是弄巧成拙。某网红餐厅把精力全花在装修打卡墙上,结果菜品难吃被差评,这就是本末倒置的教训。

在这个滤镜泛滥的时代,“刻画无盐”的现象尤为值得警惕。社交平台上精心摆拍的“完美生活”,常常让人产生焦虑;影视剧里脱离现实的霸道总裁,反而让观众觉得虚假。或许我们应该学会像古人赏水墨画那样,在虚实之间找到平衡——三分留白,七分真诚,才是最长久的相处之道。

下次想要美化某件事物时,不妨先问自己:这是让它更接近本质,还是更像个精致的谎言?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堆砌辞藻,而在于懂得何时该放下画笔。毕竟,最打动人心的,往往是不加雕琢的真实。

刻画无盐的造句

  1. 造句 刻画无盐是一个比较冷僻的成语,在口语中它的使用率不高。
  2. 造句 另一个典故叫“刻画无盐,唐突西施”。
  3. 造句 《晋书·周传》中记载了当时任尚书左仆射的周“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子”的故事。
  4. 造句 你怎么可以把性情懦弱的他比作傲雪绽开的梅花?这完全是两码事,你简直是在刻画无盐。
  5. 造句 你怎么可以把性情懦弱的他比作傲雪绽开的梅花?简直是在刻画无盐!
  6. 造句 恶搞古文,借经典文章之旧瓶装上通俗趣味之新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唐突西施,在低俗文化泛滥的背景下,倒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刻画无盐。
  7. 造句 尤其王闿运在光绪五年二月七日日记中明确说“了无其事,何世人之好刻画无盐也”,似乎可将此事一笔勾销。